在重庆九龙坡区金凤镇虎峰村,一座综合性的体验式农庄在“五一”假期吸引了众多亲子游的客户,五天内接待游客超过1万人。草莓、西红柿、蓝莓采摘项目和骑骆驼、小龙虾垂钓、酸奶制作、遛马、射箭等体验项目非常火爆,让很多家长寓教于乐,和孩子一起体验郊野生活的乐趣。
现在的这座综合性体验庄园,其发源于春芽蔬菜种植合作社,创始者方仕勇是一位有情怀的农业创业者。20多年前,他流转土地300多亩,开始蔬菜的种植,采用水旱轮种、测土配方,尽量不使用农药和化肥,让蔬菜和农产品保持天然的味道。高品质的农产品,获得市场认可,方仕勇的公司被选定为多家政府机关的蔬菜供应定点单位。
有了政府订单,春芽农场得以稳健发展,现在扩展到四个蔬菜种植基地,面积近千亩,创建了重庆市第一个农业农村部蔬菜标准园,被评定为国家级专业合作社,方仕勇也被评为重庆市第五届劳动模范。
漫步在虎峰村的春芽农场,春天的美丽乡村画卷展现在眼前。草莓、西红柿种植园近在眼前,山坡上的果园蔓延无边,绿色的旷野中尽是生机勃勃的气息。在道路两旁的池塘里,荷叶正在舒展;在池塘边,孔雀正在舒适地散步。庄园里的游客,手提采摘的果篮,脸上是惬意的微笑。农村慢生活的体验,让他们暂时忘却了烦恼,回归到自然的怀抱里,享受每一刻的欢愉与自在。
现在,52岁的方仕勇在谋划着更大的设想。在高新区巴福镇钟鹤村的冷家河水库北岸,他要把这些年积淀的生态农业成功实践在这里创新整合,推出一个低碳、立体、循环的全新田园综合体项目。
4月初,方仕勇在察看巴福新基地现场建设后颇为满意,目前项目进度很快,沟渠路、水电管网、仓储配送、畜禽圈舍等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过半。这片占地400亩的农场,已经有了他的预设雏形,“明年运营起来后,每亩地的年产值预计能超过6万元。”
因为前期建设需要投入,九龙坡民泰村镇银行在了解到方仕勇的资金需求后,积极对接,西彭支行客户经理石芮梦上门服务,察看场地和投资项目建设进度,上报银行审批后发放续贷支持资金30万元。
据了解,在拥有良好自然资源禀赋的巴福新基地,400亩规模的田园综合体就是一个巨大的平台,方仕勇的团队能够通过前期积累的资源招商聚集一大批愿意做生态农业的人,按照村规划的整体布局,将各自的项目安排在最适合的位置。比如,在有坡度的地块种植水果,在阴暗的林下发展养鸡、菌菇项目,养鸡养鸭养牛产生的粪便是很好的有机肥,养殖项目的下游就可以种上蔬菜。
“种植和养殖项目可以互补,实现循环利用。动物的粪便是植物生长最好的肥料,牛粪适合养蚯蚓,蚯蚓又用来松土,种水果和蔬菜都用得上。”方仕勇认为,这些在循环链条中相互依存度高的项目按照当地规划进行精密布局,可以极大减少种养成本;同时,禽、蛋、肉、蔬菜、水果加起来的上百个品类,能够最大限度满足消费者的采摘体验、购买需求。
方仕勇畅想,在巴福新基地,研学、蜡染、刺绣、小火车等是农场招商运营的农业之外体验项目。前些年他在虎峰村小规模地探索发现,只要规模和成本匹配,项目每亩地的平均年产出就能超过6万元,而种植传统农产品的年收益大多不超过2000元。
不仅如此,未来,春芽农场巴福基地项目还充分落实“家门口的共富链”激活乡村价值的理念,通过土地流转为村民提供保底收益,运营后的农场能提供月收入3000元以上就业岗位100个左右。闲置农房改造为民宿后,村民也可按比例享受分红。项目预计会带动参与村民户均增收超50%,村集体每年增收超8万元。
从金凤镇到巴福镇,变化的是场地,不变的是农业创业者“强农惠民”的初心和“让土地创造更大价值”的梦想。在九龙坡区的乡村郊野上奔忙的,有农业经营者,更有九龙坡民泰村镇银行的从业人员。他们用脚步丈量土地,用汗水浇灌田野,把金融服务送到农业创业者的“家门口”,一起守望着更加丰收的秋季和更加繁荣的下一年。
本报采访组 伍洪 李吉森 通讯员 张抒扬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