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一“推”一“试” 助力烤烟移栽跑出“加速度”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李婧
  • 作者:刘志勇
  • 2025-05-16 17:40:30

“按照当前的进展,小百户镇大部分烟叶的移栽工作预计在4月底完成,全县的移栽任务有望在5月上旬前全面收官。”云南中烟红云红河集团曲靖卷烟厂原料科驻陆良县小百户烟站的技术员戴湧明信心满满地说。

曲烟原料技术人员帮助烟农移栽烟苗。林勇 摄

这份速度与自信,一方面源于各级政府的鼎力支持与工商双方的精诚合作,另一方面则归功于今年该镇在烤烟生产过程中实施的“一推广”“一试点”两大创新举措。

推广水肥一体化滴灌 为烤烟生产添“活力”

“我家今年17亩的烟苗移栽任务,从4月20号开始,仅用了7天时间就栽完了,真是省时、省力,成活率也非常高,基本没有死苗。”站在自家的烟田边,望着微风中轻轻摇曳的一排排新近移栽的烟苗,小百户镇芦山村委会烟农陈小贵感慨道。

往年大约需要20天才能完成的烟苗移栽工作,今年竟在短短一周内圆满结束,他很庆幸自己响应了烟站的倡议,采用了水肥一体化滴灌这一新的生产技术。

陈小贵家的烟田今年全部采用一体化滴灌技术。林勇 摄

“该技术是将肥料按照比例溶解在水里,然后通过管道系统直接输送到烟苗的根部,极大地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与传统的移栽方式相比,可节省30%到50%的肥料,节水率更是高达50%以上。” 陆良县烟草公司生产技术人员杨帆介绍。

作为一项新兴的烤烟生产技术,水肥一体化滴灌不仅省时省力、能精确控制水分与肥料的供给,还大幅提升了烟苗的成活率,为烤烟创造了最佳的生长条件。

通过前期的政策导向、专业技能培训等,在陆良小百户镇,这项推动烟叶产业绿色转型的举措,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烟农认可和接受,在全镇一半以上烤烟高标准示范种植区推广开来,“看得见”的效果、“摸得着”的实惠,让烟农们对增收致富更多了几分期待。

试点杯罩移栽新技术 为烤烟生产增“动力”

在小百户连绵不绝的烟田之中,我们还发现了另一道独特的风景:无数透明的“小杯子”整齐排列,纵横交错,蔚为壮观。

这些“小杯子”其实是小百户烟站试点推广的烤烟种植新技术——烟苗杯罩移栽。

具体操作方法是:先将烟苗植入已覆膜的土坑中,浇灌定根水后,用定制的透明塑料杯覆盖在烟苗之上,并以土壤紧密封固四周,为烟苗打造一个专属的“小温室”,提供既保温又保湿的生长环境。大约十天后,当烟苗生长接近杯罩顶端时,即可移除塑料杯。

相较于传统的移栽方式,这项创新种植技术有着明显的优势,“一是前期的成活率极高,可达百分之百;二是能有效抵御病虫害的侵袭;三是能促进烟苗的健壮生长,确保后期烟株长势的均匀性。”说起新技术的好与妙,陆良县烟草公司生产科技术人员杨帆滔滔不绝。

杯罩的保水效果。林勇 摄

一位尝试了新技术的烟农,也迫不及待地和我们分享了他的种植新感受,“今年烟站试验在烟苗上罩了个小杯子,虽然是步骤多了一点,但烟苗的长势特别的好,再也不用为补苗费时耗力了。”

每个杯罩的成本仅为两角四分,且可循环使用三年。这样算下来,一亩地的投入仅需200多元,分摊到三年,平均每亩成本仅几十元。这项技术不仅节省了劳动力和成本,还兼具绿色环保的特点。

低投入高收益,难怪烟农们心中的期待值在一点点增加,对于种烟致富的前景也越来越看好,“以前种烟没有技术,全靠一点点的摸索,如今有了烟叶站和曲烟技术人员的指导,种出来的烟一年比一年好,以后我也会坚持种下去。”

小百户镇是云南中烟第五原料片区的核心烟区,也是云产高端卷烟重要的原料供应基地。在今年规划种植的2.2万亩烤烟中,共选取1万亩高标准样板种植区域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选取300亩烟田进行杯罩移栽技术试点。这“一推广”“一试点”让烟农们真切感受了烤烟生产的丝丝新意。

作者:刘志勇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