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云南通海县:烟后种萝卜 土地焕发新活力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袁雅茹
  • 作者:滕建辉
  • 2025-05-16 17:40:43

在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秀山街道六一社区,黄龙滩片区凭借低纬度高海拔的独特地理优势和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这里产出的萝卜不仅鲜食口感上乘,加工成萝卜条后更是广受市场青睐。

近年来,通海县秀山街道充分发挥山地资源效益,创新推行“村委会+企业+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种植,探索出“烤烟+N”的特色轮作体系,让土地资源焕发新活力。

种植户将萝卜清洗、切条、晾晒。

“烟后萝卜种植是我们重点推广的轮作模式。”杨广烟叶工作站站长介绍道,“每年9月份在烤烟采收末期套种萝卜,来年1-3月陆续采收加工,这种模式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显著增加了烟农收入。”当地正积极探索“烟+红薯”“烟+豆类”等多元化轮作组合,进一步拓宽农业生产空间,形成“以烟养地、以地促收”的循环农业模式,真正让“冬闲田”变成“增收田”,为山区农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板经验。

种植户孙子婷站在绿油油的萝卜地里,算了一笔账:“今年我种植了80多亩萝卜,从种植到销售都有订单保障。按当前行情,收购单价每公斤7元,每亩可产干萝卜条500斤,预计总收入可达28万元。”她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手中分拣萝卜的动作愈发轻快。

秀山街道城镇建设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许艳斌介绍:“农户种植的萝卜经过精深加工后,萝卜条主要销往全国各地,部分出口到日本。”这种“不愁卖”的产销模式,得益于秀山街道党委、政府的超前谋划,通过搭建“政府+企业+农户”三位一体的产销对接平台,组织当地食品加工企业与农户签订生产订单合同,实现了从“找市场”到“市场找”的根本性转变。

如今,收购商主动上门采购,农户足不出户就能完成销售,既降低了流通成本,又保障了收益。“以前最怕滞销,现在有了订单保障,我们只管把地种好就行。”种植户孙子婷说,“不仅如此,街道还定期派农技专家来指导,帮助我们提高萝卜产量和品质。”

据统计,秀山街道今年萝卜种植面积达110余亩,有效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这一模式不仅降低了农产品流通成本,更通过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了产品附加值。此外,六一社区利用“烟后闲田”种植萝卜模式,不仅盘活了土地资源,还通过利用烤烟种植的剩余肥力,降低了生产成本。

这种循环农业模式让曾经的“闲置田”变成了“致富田”,为产业兴农、富农探索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作者:滕建辉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