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银行十八年回望】山西篇系列报道之三:平陆县河东村镇银行金融助力合作社发展“种植托管”成全国五百强

2025-05-16 09:44 来源:中国农网 编辑:王琴 作者:本报采访组 伍洪 李吉森

山西平陆县部官镇阳朝村,一处院落里停放着十多台现代化农业机械,包括玉米收割机、智能喷药机、粮食烘干机等。祥宁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郭建喜介绍说:“我们还有58台小麦收割机,现都在外省市作业,从南到北开展收麦业务,有12台无人打药机,12名机手和12名地勤,日前在邻近县市开展打药业务,为合作社赚取劳务收入。”

多年前,郭建喜在广州从事水果批发,但并未获得较大成就。2013年,47岁的他决定回乡从事农业。起初,他购买了两套灌溉设备,并竞得村机井使用权,开始为部官镇周边的小麦、玉米种植户提供灌溉服务,获取劳动报酬。随后,郭建喜又开始流转承租村民土地,种植小麦、玉米等,并与下游粮食收购商、面粉加工厂建立了稳固联系,签订了收购协议,发展“订单农业”。平陆的气候、土壤条件适合小麦生长,生长期较长,相比其他地区,面粉口感更好,营养价值更高,市场认可度很高。

有了订单基础,郭建喜一步步扩大种植面积,现有自种面积1700多亩,承接农户3000多亩,并采取小麦和玉米轮作。他发起成立的祥宁种养专业合作社,近期将购置一大批耕种机械、无人机、一体化打药机等现代农业装备,发展现代化农业,资金需求较大。

平陆县河东村镇银行了解到此情况后,立即上门对接,最初给予了30万元贷款支持郭建喜,让祥宁种养专业合作社扩大种植顺利推进。随后,村镇银行又根据其资金季节性需求特点,采取“卡贷通”方式授信50万元,让其“随用随贷”,解决资金周转需求。

当前,祥宁种养专业合作社依靠58台小麦收割机、12台无人机以及其他玉米收割机、一体化喷药机等设备,为农户提供“种植托管”业务,托管面积达到30万亩,覆盖部官镇、圣人涧镇、常乐镇等周边多个乡镇,业务甚至扩展到运城市其他县域。种粮农户只需购买种子、化肥等基本生产资料,其他种、管、收、售等全部业务均由祥宁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农户只需坐等粮食入仓或现金落袋。以种植小麦和玉米为例,一亩地一个作业季托管费140元,一年托管费280元,仅此一项,祥宁种养专业合作社一年托管业务收入就高达8000多万元。

郭建喜介绍:“每亩一个作业季收取140元托管费,其中抽10元返还给各村,用于发展集体经济。一些村子,一年可获7万元至8万元财务收入。”这种社会责任感和集体信念,让郭建喜名声大增,也让祥宁种养专业合作社在村民心中树立了丰碑。去年底,祥宁种养专业合作社入选“2024中国农民合作社500强”名单,山西省仅有3家合作社入选。

在该合作社小麦种植基地,郭建喜介绍,今年合作社种植小麦7至8个品种,以分散市场风险。今年干旱了两个多月,但合作社有灌溉设备和其他植保措施,对合作社影响不大。5月初,小麦进入灌浆期,一些麦穗已初显饱满,让郭建喜和前来考察对接的平陆县河东村镇银行董事长康磊颇感欣慰。他说:“扶持一个合作社,带动一镇种植业,辐射一县发展现代农业。祥宁种养专业合作社还把种植户、面粉厂等产业链上下游客户介绍给平陆县河东村镇银行,实现业务共同发展。”

“平陆不平,沟壑纵横”,在黄河边的这个农业县,此前发展种植业有许多困难,土地不平,地块狭小,灌溉水源缺乏,遇到干旱天灾只能承受减产风险等。然而,在这样的自然劣势条件下,以郭建喜为代表的农业创业者,以开拓进取、锐意创新的精神,引领村民走上了现代化、智慧化农业发展道路。祥宁种养专业合作社扎根乡土,在农业产业发展浪潮中,成为振翅高飞的“领头雁”,正不断向着更广阔的天地奋力翱翔。

本报采访组 伍洪 李吉森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