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八音绕梁不绝,水族银饰流光溢彩,黔南州方阵正以民族音乐之美与银饰工艺之精震撼登场……”5月18日,贵州省贵阳市主城区街道人潮涌动,2025年“5·19中国旅游日”城市(贵阳)接力活动暨贵州民族团结大巡游在绵绵细雨中拉开帷幕。这场以“民族团结”为纽带的文化盛典,汇聚全省26个巡游方阵、近3600名各族群众,以2.3公里的巡游路线编织出一幅多彩贵州的壮丽画卷。
图为毕节方阵。
图为安顺方阵。
作为民族文化的大观园,贵州承载着民族历史记忆与文化基因。这里不仅是“千节之省”——苗族的姊妹节、布依族的查白歌节、侗族的歌酒节等千余个传统节日串联起四季轮回;更是歌舞的海洋——苗族飞歌响遏行云,侗族大歌气贯长虹,布依八音自成体系,水族铜鼓舞刚柔并济。这些浸润着山水灵气的艺术瑰宝,构成了中华文化版图中璀璨的明珠。
图为贵阳方阵。
图为开幕式。
巡游现场,贵阳以“六爽”开道,吉他花车奏响“路边音乐会”的快乐音符,跳动着对生活的热爱;遵义矮人舞、狮溪高腔、苗族花帕舞非遗焕新;六盘水携彝苗方阵,长角苗的箐衣裳美轮美奂,羊皮鼓舞豪迈奔放;安顺屯堡文化为魂,演绎六百年“活态历史”;毕节撮泰吉、滚山珠、铃铛舞三大非遗齐发,彝族火种点燃“乌蒙图腾”;铜仁土家傩戏磅礴、侗戏诙谐,梵净山下多元激荡;黔东南苗族银冠灼灼、侗歌穿云,“村T”非遗方阵掀起时尚风暴;黔南布依“八音”绕梁,水族银饰熠熠生辉;黔西南“阿妹戚托”踏响大地,非遗康养焕活千年足音!
图为六盘水方阵。
图为黔东南方阵。
乌当区方阵甫一登场,清脆的“嗒嗒”声便随花棍敲击节奏响起。在省级非遗项目花棍舞传承人王万玉的带领下,80名下坝镇九年制学校的学生身着苗族服饰,手腕翻飞间,红黄相间的花棍如游龙穿梭,时而击打肩臂,时而点地生风,刚柔并济、节奏明快,引得沿途观众连连喝彩。
图为黔西南方阵。
“花棍舞在苗族语中叫‘夺蕊拥’,源于明朝的狩猎棒术,后来演变成节庆时的祈福舞蹈。”表演间隙,王万玉向记者介绍,为更好地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乌当区将花棍舞引入学校课程体系,通过系统编写专业教材、组建兴趣小组、推行“花棍操”等措施,让花棍舞在传承中焕发新生。“让更多年轻人喜欢、爱跳、能传,就是我们参加巡游最纯粹的初心与动力。”王万玉表示。
图为黔南方阵。
此外,本次巡游还联动广大市场主体,集中展示贵州文旅新品牌的发展成果。“黄小西吃晚饭”与AI玩偶的惊喜碰撞,每一帧都是视觉大片;“千人变装”挑战非遗时尚,“村T”盛装闪耀街头;“村超”球星炫技,花式篮球与足球燃动热情;300人山地旅游方阵轰鸣登场,非遗纹样跃上机车,与各民族同胞共同起舞。生动诠释着文旅融合的创新实践。
图为铜仁方阵。
图为行走的非遗方阵。
据了解,本次巡游是系列文化盛宴的序幕。贵州后续将推出《寻脉贵州·对话四韵》沉浸式路演,通过实景穿越剧、视频导览等创新形式解码红色文化、阳明文化、民族文化、屯堡文化的传承密码;两场“贵阳路边音乐会”将以吉他声浪点燃城市夜空,持续释放“山地公园省”的文化魅力。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久锋 实习生 潘茜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