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的进步离不开政策的扶持和引导,2024年11月,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重庆市财政局发布了《重庆市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2024年度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将重点选拔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乡村产业振兴“头雁”带头人,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等方式,帮助他们提升素质能力,成为引领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领头雁”。
在广袤田野间,活跃着一群引领农业进步的“头雁”,重庆农担积极响应号召,探索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通过向一批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农业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助力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大放异彩。
蒋丽英:还是农担政策好!
不误农时不负春,一年好景看春耕。走进重庆田中秧农业科技股份合作社的工厂化育秧中心,一盆盆水稻苗整齐排列,它们即将移栽到农田里,成为希望的种子。“我们采取‘订单式’集约化集中育秧模式,实行统一育秧、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机械作业,用一张‘订单’将企业与种植户结成利益共同体。”蒋丽英如是说到。
蒋丽英,这位田间地头的巾帼致富带头人,多年来在家乡致力于农业社会化服务,如今,她不仅让自己的家庭脱贫致富,还为乡亲们春耕生产提供服务保障,在她的带领下,当地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从梁平区到重庆市,再辐射至川渝地区……已累计为近30万亩稻田提供了机械化作业服务。
“还是农担政策好!当初,我们合作社提供房产计划在银行办理抵押贷款,但额度上与我们的实际需求相差太远。后来,农担公司业务人员在对我们的项目进行评估后告诉我,像我们这样能够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的合作社正是他们重点支持的对象,一定会给予我们政策优惠。最终,农担公司为我们审批了220万的担保贷款,担保费和利率还有优惠,不仅解决资金困难,还帮助我们节省了费用。”蒋丽英激动地说,“有了农担的支持,合作社购入了新设备,基本达到耕、种、管、收的全产业链农业社会化服务标准,同时吸引不少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回到家乡,投入到农业生产中,现在,我更加有信心带领村民们将合作社发扬光大!”
米汉林:搭上普惠金融快车
在山峦连绵环绕的秀山县妙泉乡长冲村,有这样一位备受赞誉的“药材书记”,他就是长冲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米汉林。长冲村多以种植传统农作物为生,村民一直缺少致富路子。2018年,秀山县出台关于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三年规划,米汉林抓住机遇,提出在石林地种植山银花的计划。
米汉林回忆道:“尽管有充分的调研,推广种植山银花的过程却并不顺利。似乎没有人愿意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为帮助村民放下顾虑,米汉林挺身而出成为首个种植山银花的人。2018年,他流转50亩土地用于种植山银花,并将其打造成了村民学习观摩的示范园。每当米汉林邀请行业专家来此,他都会召集村民共同参与学习交流。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有村民萌生出种植山银花的想法,为降低村民的风险,村支两委决定让米汉林成立合作社,带领村民一同发展山银花产业。随即,米汉林成立秀山县群和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种苗、播种及售卖,村民以土地入股方式加入合作社,按照“摊股入亩”原则进行盈余分配。“合作社+农户”模式大大提高了农户的积极性,在米汉林的带动下,分散的土地资源聚了起来,形成200余亩山银花基地。为解决合作社流转资金难题,2022年3月,在县农委的推荐下,米汉林与重庆农担取得联系,很快他获得50万元的担保资金,解决了土地改造费用问题,让搭上普惠金融快车的米汉林和村民更加坚信山银花产业的光明前景,往昔的荒芜山坡呈现出新的活力和生机。
如今,在重庆农担多年的资金支持下,长冲村山银花基地面积已扩大到2500余亩,2024年,合作社采收鲜花约33万斤,实现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50万元,带动50多位农户实现劳务增收及其他收益60万元,山银花成为造福乡村的“幸福花”。
面向未来,重庆农担将立足重庆市乡村振兴发展,聚焦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持续优化创新服务方式,积极构建联动支农长效机制,推出更贴合“头雁”需求的担保贷款产品,通过金融助力“头雁”展翅高飞,带动更多老百姓走上致富路,为引领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农担力量。
作者:周全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