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山东邹城市:马铃薯收获机助农减损增收显身手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暴佳然
  • 作者:张仲清 杨金鑫
  • 2025-06-07 20:35:21

眼下,正值马铃薯收获的季节。在山东省邹城市看庄镇的马铃薯种植基地,一台台搭载履带式收获装置的小型拖拉机来回穿梭,成为田间亮眼的风景线。

农户驾驶着马铃薯收获机进行作业。

在王府村种植基地,10余台收获机正开足马力作业。随着发动机轰鸣声响起,履带收获装置高效运转,将泥土与土豆一同带起,通过精密设计的振动分离系统,附着的泥土被精准抖落,一颗颗圆润饱满的马铃薯顺着输送装置滚落,全程几乎零破损的采收过程,生动展现着科技兴农的硬核实力。

“过去收土豆全家总动员,累得直不起腰,碰上雨天更要抢收,表皮磕碰损耗严重。”种植户王守平擦拭着额头的汗珠满脸笑意地说,“现在这台机械堪称‘采收神器’,一天能抵过去10个人工,土豆表皮完好超过95%,非常适合我们这里的地块,便宜好用,单台购买价格才六千多元。”据了解,机械化采收较传统人工效率提升近10倍,真正实现了“减损增收”的双重效益。

该市农机中心专家顾士亭揭秘技术“密码”:“这台4US-70马铃薯收获机采用了振动分离技术,通过精确控制振动频率和幅度,实现泥土与土豆的高效分离。同时,机器的输送装置和防护结构经过特殊设计,在保障每小时3亩采收效率的同时,将表皮损伤率控制在3%以内。”

邹城农机部门专门制定了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技术路线和作业规范,为农户科学种植马铃薯提供了专业指导。此外,农机部门积极征集群众在使用农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向农机生产厂家集中反馈,厂家根据当地施肥量、起垄高度、农户驾驶习惯等需求对排水轮、旋耕刀、机架强度等进行针对性调整。

据了解,邹城市马铃薯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5万亩以上,耕地、播种、施肥、杀秧、收获等环节综合机械化率超过90%,亩均产量6500斤,按1-1.2元/斤的市场价计算,亩均创收7000元左右。

“我们将从大型高端和小型智能农业机械两端同步发力,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推广符合农户使用需求的各类农机具。”邹城市农机中心生产科科长李越介绍,下一步将持续加大农业机械化推广力度,尤其针对邹东丘陵山区,积极引进和推广更先进、更适用的农业机械,针对不同农作物、不同生产环节,建立完善的农机装备体系,提高作物品质和作业效率,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科技动能。

作者:张仲清 杨金鑫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