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四川朝天:党建引领 小木耳铺就共富路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张燕
  • 作者:张艳玲 冉金鹭
  • 2025-06-13 18:10:55

“木耳丰收了,趁着天气好,大家抓紧时间采摘……”6月12日,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水磨沟镇红坪村黑木耳种植基地内,10万椴菌棒整齐排列,如墨玉般饱满的木耳缀满其间。30余位村民穿梭在基地,娴熟地采收着今年的第二茬黑木耳,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图为整齐排列的椴菌棒。

“通过创新机制、党员领航、技术赋能三大举措,将小木耳打造成富民强村的‘黑金子’。”水磨沟镇党委书记刘宇介绍,该镇党委深挖红坪村生态禀赋,以“组织链”精准嵌入“产业链”,筑牢发展根基。并深化“合作社+家庭农场+返乡能人+农户”模式,由村党支部牵头整合土地30亩建成标准化种植基地,引进优质菌种,推动产业从“分散经营”向“规模化、标准化”升级。

同时,聚焦激活党员先锋动能,精心构建“技术传帮带”体系:由红坪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技术骨干到外地学习,成功引入机械化打孔、菌棒接种等新技术,实现生产效率十倍增;组织“田间课堂”逾30场,悉心孵化本土技术带头人5名;党员能手与农户“结对子”,建立“1+10”帮带小组,从菌棒养护到采收晾晒全程护航。2024年,成功带动30余户新农人加入产业大军,户均增收突破3000元,致富之火在党员引领下越燃越旺。

图为农户正在晒刚摘下来的木耳。

值得一提的是,依托党建整合资源,水磨沟镇创新打造“租金+薪金+股金”的多元共享模式,让振兴成果惠及千家万户。红坪村村民王业刚通过流转土地坐享稳定租金,入基地务工日收入上百元。

据统计,通过统一产销精细管理,2025年头茬木耳单次采收量达700斤,收入3万余元,全年总产值预计突破60万元。更令人振奋的是,木耳产业已累计吸纳800余名周边群众就业,村集体经济年增幅超20%,真正书写了“强村”与“富民”比翼齐飞的共赢篇章。

下一步,水磨沟镇将持续深化品牌建设,推动木耳深加工与电商销售深度融合,全力打造“红坪侑礼”地方农特产品,让党建红引领产业兴、百姓富的康庄大道越走越宽广。

作者:冉金鹭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艳玲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