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马铃薯卖出好价格,这个合作社有秘诀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李忆宁
  • 作者:李珂 王慧等
  • 2025-06-16 18:45:14

仲夏时节,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税郭镇舜尧马铃薯合作社的160亩马铃薯种植基地迎来大丰收。随着采收机缓缓穿行,一个个圆润饱满、皮薄肉厚的马铃薯破土而出,铺满田垄,田间洋溢着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

丰收背后离不开科学的种植管理与优质的品种选择。谈及马铃薯种植,合作社负责人王威倾注了全部心血。早在2013年,他听闻滕州龙阳的马铃薯能在春节过后2、3月份提前上市,不仅价格高,而且效益好,便毅然前往龙阳学习种植技术,学成后回到家乡开展试验。他筹集2万元,在自家地里搭建了3个简易大棚,种植了20亩马铃薯。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压塌了建好的大棚,这无疑给王威泼了一盆冷水,让他遭受重创。

关键时刻,政府的帮扶让王威重拾信心。2014年1月,他联合5位村民集资130余万元,流转村民160亩土地,成立了合作社。该合作社成为税郭镇第一家引进大棚保护地栽培模式的农业合作组织,开创了税郭镇马铃薯种植的全新局面。

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10余年间,王威带领合作社一路披荆斩棘。他们不断引进马铃薯新品种,积极学习先进种植技术,凭借精心培育的“金疙瘩”吸引了众多“金凤凰”。

“这个品种太漂亮了,市场最喜欢,瞧瞧,多光溜,皮还好剥!”不少外地采购商慕名而来,对合作社精心选种的“中加7号”马铃薯赞不绝口。该品种凭借圆润饱满的薯形、光滑浅薄的表皮以及优良的商品性,成为市场上备受追捧的宠儿。

“把土豆划分等级,销售渠道就大不一样了。”王威分享着他的致富秘诀,“就像把不同鸡蛋放在不同篮子里,这样才能让‘金疙瘩’的利润实现最大化。”合作社根据马铃薯大小进行精准分级,采取差异化销售策略:中等薯流通至全国各地市场;精品薯经过二次分装,供应大型商超;小薯则通过线上平台销售。通过将分类工作做精做细,合作社的利润实现了大幅增长,较以往翻了一番。

在王威的带领下,合作社坚持以农民为主体、以土地为纽带,通过整合各方资源、统一种植技术、打通销售渠道,实现了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从“看天吃饭”到“智慧农业”的跨越,带动周边众多农户共同走上致富之路。

“以前都是自己四处找销路,既艰难又麻烦,现在种植技术提高了,销售也变得方便快捷,我们只要专心种好地,其他的都由合作社统一管理。”合作社社员尹君讲述着加入合作社后种地的显著变化。

2024年,合作社取得了亮眼的成绩:实现产值500余万元,盈余215万元;带动周边130户农户发展马铃薯种植,种植总面积达1200多亩;帮助农民增收2000多万元,成为市中区信息进村入户工程项目的益农信息示范社。

作者:李珂 王慧 王海楠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