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乡村如画。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西安市委农办、市农业农村局系统梳理总结全市在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中的创新实践和典型做法,持续推出“西安市乡村振兴十大典型案例”,通过以点带面,示范引领,不断重塑乡村产业、建设、治理格局,为全面激活农村资源要素、加速农业新质生产力培育、推动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提供鲜活样本和实践路径。
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紧扣“深化农村改革、推进更高水平乡村全面振兴”主题,集中展现了西安市在破解“三农”难题、释放发展活力、促进城乡融合等方面的积极探索,有临潼区强基础稳面积提单产增总产、守牢粮食安全底线的示范带动和雨金街道补链条树品牌兴业态、让“好资源”激活乡村“新业态”的典型引领;有高陵区坚持“三品一标”引领、探索品种改良到全季生产的现代农业的有益探索;有蓝田县将军村创新“联合支部+村企共建”、探索“生态保护 产业融合 共建共享”发展模式创新;有西安农投集团创新“数字化+产销协同”模式、探索科技赋能“菜篮子”的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有长安区郭杜创新“森林+文旅+农业+科技”助力乡村“绿”“美”“富”全方位发展的探索实践;有长安区太乙宫街道构建五方协同机制、探索市场化兰花种质产业发展模式创新;有周至猕猴桃从地域特产到百亿品牌的价值突围之路;有恪守依法行政理念、推进西安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走上法治化轨道的改革探索和以“菜篮子”工程为引领、探索特大城市重要农产品民生保障的西安路径。
这些案例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注重制度创新与机制突破,实现了传统农耕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协同推进、文化传承与时代表达有机统一、城乡要素与市场机制高效联动、基层治理与数字赋能同频共振,充分展示了西安市各级各部门在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中的实践成果,为基层干部群众提供了可看、可学、可复制、可推广的生动样板。
踔厉奋发启新程,勇立潮头谱新篇。下一步,西安将聚焦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等重点工作,持续深化农村改革,强化科技赋能,实施城乡产业、建设、治理和“双增收”一体推进,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不断做大产业集群、做优特色品牌,全面提升现代农业综合效益,进一步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要素有序流动,全面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全力绘就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案例1:蓝田县将军村创新“联合支部+村企共建”探索“生态保护 产业融合 共建共享”发展新模式
案例2:临潼区雨金街道围绕补链条树品牌兴业态 让“好资源”激活乡村“新业态”
案例3:长安区郭杜创新“森林+文旅+农业+科技”助力乡村“绿”“美”“富”全方位发展
案例4:长安区太乙宫街道构建五方协同机制创新探索市场化产业发展模式
案例5:临潼区坚持“强基础稳面积提单产增总产” 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底线
案例6:周至猕猴桃从地域特产到百亿品牌的价值突围之路
案例7:高陵区坚持“三品一标”引领 探索品种改良到全季生产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案例8:西安农投集团创新“数字化+产销协同”模式 探索科技赋能“菜篮子”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案例9:以“菜篮子”工程为引领探索特大城市重要农产品民生保障的西安路径
案例10:恪守依法行政理念推进西安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走上法治化轨道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胡明宝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