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教授秦义:我们专业以葡萄学为基础、葡萄酒学为核心、葡萄酒工程学为手段、葡萄酒市场学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为特色,涵盖了由土地到餐桌完整产业链需求的葡萄与葡萄酒学科理论及中国葡萄酒产业技术体系,目的是培育葡萄与葡萄酒领域的高层次人才。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也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特色专业。多年来,我们为行业培养了大批人才,培育了全国葡萄酒行业80%以上的技术骨干,对我国葡萄与葡萄酒产业起着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2022级学生李佳柔:我最喜欢的课程是葡萄酒品尝学,老师会在课堂上系统地教大家如何品酒,以及如何科学评价酒的品质。实践课也非常有意思,我们会直接到酒庄上课,当你完整参与到葡萄酒的酿造过程中时,会很有成就感。现在“微醺经济”在年轻消费群体中慢慢兴起,我相信在未来,葡萄酒会受到更多人的欢迎。
河南农业大学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
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食品营养与健康系主任高晓平:我校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是响应国家“健康中国”战略而设立的新兴交叉学科。该专业以食品科学为核心,深度融合营养学、生理学、信息科学等多领域知识,涵盖食品加工类、营养分析类、健康管理类等核心课程,并创新开设“营养与健康大数据管理”“食物系统与营养健康”等前沿内容,紧贴精准营养发展趋势。专业立足全产业链需求,以多学科交叉为根基、以精准营养与健康干预为前沿、以产学研融合为路径,培养具有食品营养与健康管理指导、食品生产与开发、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分析与检验等方面专业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2022级学生林志慧:经过在校三年的学习,我深刻感受到这个专业的独特魅力。课程设置既注重理论基础又结合前沿技术,让我对“精准营养”有了全新认识。此外,我们专业还鼓励多学科交叉思维,营养学、食品科学和信息技术融合的课堂讨论常碰撞出火花。同时,专业认知实习也让我接触到健康管理师、食品研发等岗位,更让我明确了职业方向。看到所学能直接服务于所有人的营养健康,让我成就感满满!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农业工程专业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农业工程系系主任、副教授褚璇:农业工程专业是一个综合性交叉学科,突出“农工交叉”,在课程上将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与生物技术深度融入农机知识架构,致力于培养学生成为既懂现代农业又精通智能科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例如,学生在学习机械结构设计、控制系统设计、电路设计与分析等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通过“智慧农业”“传感技术”“农业大数据”等课程资源,探究特征提取、数据驱动、模式识别、深度学习等技术,让机器“看懂”作物、土壤的“语言”,进而结合生产需要设计喷药、采摘、巡检等多种类型的农业机器人,或参与无人农场等新型产业模式的建设。
2022级学生林嘉辉:在农业工程专业的学习中,我们团队设计了一款手扶式点播机,将课堂所学与三维建模、工程制图紧密结合,不断迭代设计,直至农机能够稳定运行。这份融合理论与实践的成就感,让我深刻理解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是驱动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力量,也让我真切感受到了“人工智能+农业”的无限可能,坚定了我以科技赋能农业的信念。
海南大学乡村治理专业
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乡村治理专业副教授符海玲:扎根国家战略,整合顶尖院校资源,海南大学乡村治理专业专为胸怀“三农”情怀、立志扎根基层的青年量身打造。课程融合管理、法律、农业科技与数字化治理,深耕实践教学,直击乡村振兴一线,在自贸港热土上锤炼真本领。毕业生能够主动投身基层治理、农业企业管理、政策研究等多元领域,更有机会参与自贸港农业国际合作,成为乡村善治的“破局者”、产业升级的“智囊团”。海南大学乡村治理专业,以跨界能力服务乡土,用创新思维引领变革,做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答卷人!
2024级学生王圣保:在第一年的学习中,我接触到了管理学、法学等专业课程,并且深入乡村实习实践,这使我对专业的认识有所加深。乡村治理专业培养的是跨学科视角统筹解决问题的能力,未来我们还会学习物联网、经济学等多领域的知识,我很有信心,目标也十分明确,希望可以用自己的所学为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