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云南景谷:滇红花助力“四季生金”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袁雅茹
  • 作者:李炎芸
  • 2025-07-04 12:53:18

走进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县半坡乡,连片的滇红花在青山环抱中怒放,火红的花海与劳作的村民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乡村振兴的生动画卷。近年来,半坡乡通过“烤烟+红花”轮作模式,让土地焕发新生机,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发展新路。

在曼伞村的红花田里,烟农们正娴熟地采摘着饱满的花丝。“今年采用轮作技术后,这一亩多的红花收入已经突破4000元,比单种烤烟要增收一些。”村民罗舒兰捧着刚采收的红花喜笑颜开。作为当地重点培育的特色产业,滇红花种植凭借周期短、效益高等优势,已成为半坡乡群众增收的“红色引擎”。

盛放的滇红花成为靓丽乡村的一道风景线。付开学 摄

“土地就像人一样需要科学调养。”半坡烟农合作社社长李新春道出产业发展的关键。这位有着双重身份的致富带头人,既是合作社管理者,又是农业科技践行者,自家也带头种植滇红花。“通过‘烤烟+红花’轮作,能够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病虫害发生率,真正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李新春介绍道。

“去年我们很多烟农的烟后作物都选择了种植滇红花,花能卖钱,籽可以榨油,花杆还能制成饲料喂牛,选好了作物,一茬接一茬地种,土地不会闲置,还能改良土壤,实现增收。”李新春的爱人穿梭在花丛中,忙着采摘滇红花。

农户正在地里采摘滇红花。付开学 摄

在产业转型背后,凝结着基层农技人员的智慧汗水。半坡烟站站长曾超带领团队扎根田间,创新推广轮作管理法:烤烟技术人员化身“田保姆”,烟叶采收后引导农户及时翻耕保墒,根据海拔和土质引导农户进行轮作物选品,关注烟后轮作物的生长和创收情况,帮助农户解决轮作技术难题,随时进行跟踪指导。

立足生态优势,半坡乡正书写“红绿融合”新篇章。滇红花这种具有多种用途的中药材,具有周期短、成本低、回报快的特点。半坡乡依托独特的海拔和气候条件,种出的红花品质高、色泽好。同时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帮助农户解决了技术难题和销售难题,当地很多农户都加入了种植行列,滇红花为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

轮作土地上的滇红花长势良好。付开学 摄

“现在红花田成了网红打卡点,农家乐订单一到周末就多了起来。我们正在和当地政府研究探讨,看是否能将当地打造出一个‘春赏红花、夏采烟叶’的农旅融合示范区,推动‘美丽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曾超作着长远的考虑。

农户对采摘后的滇红花进行初筛。付开学 摄

从“单季耕作”到“四季生金”,从传统种植到双产融合,半坡乡的实践为山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生动样本。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这片红土地正迸发出更强劲的发展活力,绘就了共同富裕的新图景。

作者:李炎芸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