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动态 详情

浙江诸暨“西施石笕”香飘太原,江南茶韵沁入人心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刘婉茹
  • 作者:方堃
  • 2025-07-04 21:16:34

当“万里茶道”上的千年龙城太原,遇上西施故里的缕缕茶香,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7月4日,一场名为“西施石笕·晋韵流香”的茶香盛宴在山西省太原市温情上演。这杯从浙江省诸暨市远道而来的“西施石笕”茶,以其独特的江南韵味,在晋商故里掀起了一股品茗热潮。

作为山西省的省会,太原自古以来就是商贸繁荣之地,也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晋商“万里茶道”的重要节点,懂茶、爱茶的人多。而浙江诸暨的“石笕茶”,同样不是“小年轻”,早在宋明时期就已声名远播,沿着古丝绸之路香飘四海。这次跨越千里的“茶约”,仿佛是历史茶脉的一次深情回响,注定精彩。

“西施石笕”茶园一景。

品鉴会现场,茶香氤氲。茶艺师巧手翻飞,将不同等级的“西施石笕”依次沏开。只见杯中茶形秀美,色泽翠绿,宛如江南春色落入盏中。轻啜一口,那鲜嫩、甘爽的滋味直抵舌尖,馥郁浓厚的香气更是瞬间俘获了在场茶友的心。“这茶,香得正,回味足,有江南的灵气!”一位太原的老茶客品后连连称赞,说出了不少人的心声。

诸暨是越国古都、西施故里,人文历史底蕴厚重,茶文化源远流长,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里就有关于东白山茶的相关记载。为了让这千年名茶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2022年,诸暨市下了一招“妙棋”,把“西施”和“石笕”两大金字招牌合二为一,倾力打造了“西施石笕”茶叶区域公用品牌。

这可不是简单贴个标签,而是实行“西施石笕+X”的母子品牌模式,甭管是龙井、毛峰还是其他炒制类型的好茶,都能在这个“大家庭”里找到位置,统一“穿衣戴帽”,抱团闯市场。

当地政府更是拿出真金白银,配套扶持政策,推行“六统一”管理机制(统一品牌标识、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包装设计、统一宣传推介、统一监督管理、统一营销策略),全力做大做响“西施石笕”区域公用品牌。

作为全国重点产茶县、浙江茶叶主产区,诸暨人守着绿水青山,更懂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茶叶,就是现代农业的“主力军”,更是乡亲们增收致富的“金叶子”。

这些年,诸暨把茶种、茶园、茶艺、茶业拧成一股绳,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一面优化产业结构,一面推动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三茶”统筹融合、增效发展。功夫不负有心人,“中国无公害茶之乡”“中国茶文化之乡”“中国茶乡”、浙江省特色优势产业(茶叶)强县等沉甸甸的荣誉,就是最好的证明。

“西施石笕”茶园一景。

“品牌响了,茶农的腰包也跟着鼓起来了!”这是记者在诸暨茶园里常听到的话。近年来,以“西施石笕”区域品牌建设为龙头,诸暨抓项目、创品牌、提质量,茶产业跑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数字最有说服力:截至目前,全市茶园总面积稳稳站上10万亩台阶,茶叶总产量突破3500吨,综合产值更是超过了30亿元。这得装满多少节火车皮?“西施石笕”这个区域公用品牌本身,价值就高达22亿元,硬是挤进了浙江省茶叶品牌15强。更喜人的是,诸暨全市近8万名茶业从业人员、678家市场主体,在茶产业链上辛勤耕耘,带动茶农人均增收达到了1.7万元。一片叶子,实实在在富了一方百姓。

千年茶脉,生生不息。诸暨市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太原品鉴会,不仅仅是一次推介,更是一个崭新的起点。诸暨将以茶为媒,深化与太原乃至山西的茶文化经贸交流,通过更多茶艺展示、品牌推介等活动,让“西施石笕”的香气在龙城扎得更深,品牌叫得更响。

同时,也要讲好“西施故里”的故事,让这缕地道的江南茶香,成为连接浙江与山西的友谊桥梁、合作纽带,续写新时代的“茶马古道”佳话。这杯从江南远道而来的香茗,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在晋商故里谱写着“晋韵流香”的新篇章。据悉,本次活动由诸暨市供销合作总社、诸暨市农业农村局指导,诸暨市茶叶行业协会、诸暨市茶文化研究会主办。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方堃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