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景泰:人才“雁阵兴乡”建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2025-07-04 12:54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编辑:李婧 作者:鲁明

近年来,甘肃省景泰县围绕加快构建县域人才发展“雁阵”,大力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着眼搭台引“群雁”、结对育“雏雁”、解忧奖“归雁”,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内外联动引“群雁”

开展“归根工程”行动。联动筛查摸清底数,发动镇村(社区)两级党组织,摸清在外专家人才、学子底数670名,完成景泰籍在外知名人士信息档案,鼓励优秀人才回乡创新创业。

建强“村级后备”队伍。实施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培育储备行动,鼓励137名村干部进行学历提升,培养村党组织书记及其他村干部后备人选800余名,培育充实乡村振兴青年力量。

深化“校地合作”模式。深化校地合作,依托人才实训和科普教育基地,培养盐碱地治理专家型干部5名,开展创业就业技能培训2000人次以上,培育“土专家”“田秀才”等乡土人才300余人。

嵌入产业育“雏雁”

发挥“组团”优势。选派35名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赴天津市西青区学习交流,选派市县科技特派员75名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推广和现场培训。组建“人才服务队”,引导农技人员、“农老师”等常态化开展农业科技下乡活动,培养一批文化传承人、乡村规划师、乡村工匠等乡村公共服务人才。

打造“园区”模式。坚持支部与电商同建、数字引领与产业发展同频,用产业数字化引领特色产业发展,积极为产业赋能增效,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建成电子商务创业园,吸纳35家电商领域企业入驻,上架商品200余种,年带货821场次,年销售额750万元。

构建“帮带”体系。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着力培育种养殖能手、个体经营者等“土专家”“农秀才”为对象的农业农村产业人才队伍,建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主力军。完成高素质农民培育375人、遴选打造市级以上示范合作社154家。

健全机制留“归雁”

建立人才激励制度。建立“两薪五档两奖”薪酬管理制度,“一肩挑”书记、村干部最高报酬分别达5.3万元、4万元,从村党组织书记中提拔副科级领导干部20名,推荐市县“两代表”87名,有效拓宽了村干部发展空间。

架起就业贴心桥梁。建立“立体化服务、闭环式管理、造血式帮扶”于一体的零工市场,为返乡人员常态化提供职位发布、招工推荐、信息查询、就业推荐、劳动维权等服务,累计服务灵活就业人员2.05万余人次,促成就业匹配4860人次。

完善服务保障机制。设立县级人才专项资金,2024年共支出各类人才经费244万元,较去年增加60%。建立服务返乡人才落实台账,办好在外人才返乡面临的关键小事,在返乡就业创业人才住房保障、交通出行、医疗卫生等方面持续发力,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需求89条,全力打通服务在外人才返乡创业“最后一公里”。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鲁明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