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陕西黄陵:“小苹果”成就“大产业”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葛羚羚
  • 作者:侯雅洁
  • 2025-07-07 20:17:48

延安位于陕西省北部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光热条件充足,以其优越的自然禀赋成为生产优质苹果的天泽之地,是全国集中连片规模最大、气候条件最好的苹果优势产区,产量和面积均占陕西的三分之一、全国的十分之一。延安苹果种植已有80多年发展历史。在延安200多万人口中,有100多万人从事苹果产业相关工作,80万农民从中获益,苹果收入占到农民经营性收入的61%。苹果是延安人民名副其实的致富果、幸福果。

黄陵县位于延安市南端,是“延安苹果”主产区,县域自然条件良好,地肥水丰,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造就了黄陵苹果品质极佳,果面光洁、着色鲜艳、果肉紧密、酸甜适中、芳香怡人,被列为世界优质苹果最佳适生区。全县苹果生产集中分布在三大塬区,涉及3镇1办、74个行政村、144个自然村,共有果农14440户,果区人口达6.3万人,占全县农业总人口73.2%。2023年,全县苹果总面积25.6万亩,挂果面积22.7万亩;苹果总产量39.5万吨,优果率86%,苹果销售总收入17亿元,全产业链总收入近23亿元,农民人均果业收入约20500元,果区人均果业收入28000元。

天时地利 还需人合力

黄陵苹果产业是当地果农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85%来源于果业。红彤彤的苹果承载着农户们沉甸甸的希望。然而,恶劣天气和市场波动时常侵扰着这份希望。近年来,由于霜冻、冰雹、旱涝等自然灾害以及市场价格波动,黄陵县果农们面临着“产量”和“价格”的双重风险,严重挫伤了果农的种植积极性和自信心。以往,果农因收入不稳定返贫,甚至砍树弃园的现象时有发生。

为解决传统“保险+期货”价格险无法解决的这一“双重风险”的难题,在郑州商品交易所(下称“郑商所”)的指导和支持下,长江期货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长江期货”)和黄陵县政府携手,于2021年开始在黄陵县创新开展全国首单苹果“保险+期货”收入险试点工作。

2024年是苹果收入险试点连续开展的第四年,在郑商所和陕西省市县三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长江期货牵头继续在黄陵县4个苹果主产乡镇实施试点项目。本次项目将期货端的采价期延长为2个月,覆盖黄陵4个苹果主产乡镇共1.5万亩果园,2530户,同时覆盖1家果业公司。

自项目承保以来,从价格上来看,苹果现货和期货价格都保持高位运行;产量方面,则因前期天气干旱导致黄陵县果园产量受损,项目最终产量端和价格端共计产生赔付约722万元。充分体现了收入险既保“价格”又保“产量”的优势。

较前两年的项目,2023年和2024年项目得到了陕西省更高层次的政府对项目的认可,除了黄陵县政府给予资金支持外,陕西省和延安市财政都给予了配套支持,体现了政府层面对项目的认可度的提高。

收入得到切实保障的农户们也从第一年的观望、怀疑,到第二年的主动询问项目,再到第三、第四年的争相投保,风险意识有了巨大的转变。

北巨头村的果农李发元就是其中的一个受益果农,“2021年是黄陵苹果‘保险+期货’收入险项目开展的第一年,我也是第一次参与。现在我还会继续参加,因为现在种苹果风险真的很大,尤其是灾害多,而且价格经常大涨大跌,参加‘保险+期货’能够让我更安心。”2022年项目刚一启动,老李就趁早在村里报了名,给自家的7亩果园买了保险,并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身边的乡亲们介绍收入险给他收入带来的增收效果。2022年底,保单到期,老李当初交了672元的保费,获得了近3000元的保险赔偿,再也不用担心一年到头辛辛苦苦种的苹果挣不到钱了。

果农们踊跃投保阿党镇太贤村刘副书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去年的时候,产区遭受倒春寒、干旱等天气,导致果园减产,买了苹果期货收入险的果农,受灾的同时也没减少收入,收入险既有价格方面的保障,还有产量方面的保障,比价格险更有保障,更全面。”

从2022年开始连续两年参加项目的桥山镇真村的村民们也对收入险项目津津乐道。“这项目好着嘞,不用再为果子收成和售价担心,可以安心种苹果啦!娃的学费也不愁啦!这么好的项目,就是太抢手,希望政府能够把项目再搞大些,让额(我)能多保上几亩。”村民道。

目前,苹果收入险项目已在黄陵县连续开展四年。共计承保近4.27万亩、约6.41万吨苹果,覆盖农户5653户次,项目金额达4.99亿余元,实现赔付2040万元。项目创新性地帮助黄陵县果农规避了自然灾害损失和市场价格波动的双重风险,也有效防止了过去果农返贫的风险,实现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苹果产业链提质增效

“鸡蛋从外部打破,是食物;从里面啄开,是生命。”扶贫要激发内生动力。黄陵苹果“保险+期货”收入险对果农收入的综合保障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物化成本险和“保险+期货”价格险,逐渐成为黄陵果农稳收增收的有效途径,在增强了黄陵县苹果产业抗风险管理能力的同时,反向推动了果农生产优质果、商品果的积极性,向期货交割标准靠近,向全产业链高质发展迈进,从而促进标准化管理,为增强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提供了新经验。

现在,黄陵县作为世界苹果最佳优生区同时也是陕西省优质苹果基地县,以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规模化生产提升农业的思路,以“五新”理念引领老旧果园更新改造、以科技创新推进果业高质量发展。特别是今年以来,黄陵县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培育新主体,推行新模式,应用新装备,产业链条取得新发展,持续加快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果业高质量发展迈出了新步伐。

2023年11月,黄陵苹果收入险项目荣获由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世界银行、联合国粮农组织等7家国际组织发起的“第四届全球最佳减贫案例征集活动”最佳减贫案例,并将收录到南南合作减贫知识分享网站——中外减贫案例库及在线分享平台。本届征集活动共收到来自32个国家和地区的案例约900篇,聚焦于“看得懂、学得会、易推广”,重点关注案例的可操作性、可推广性和实用场景,为世界各国关注减贫的机构和人士提供减贫模式和实施方案。黄陵收入险项目作为资本市场扶贫的代表者,讲述了在“有为政府”的引导下“有为市场”实践的中国减贫故事,是通过金融助农推动苹果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向国际宣介了“看得懂、学得会、易推广”的中国减贫故事。

2023年12月25日,延安市召开建设苹果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建设苹果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领导小组组长蒿慧杰主持会议并指出要扩大政策性保险和“保险+期货”、收入险等覆盖面,不断加大对重大病虫害的监测力度,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

苹果映红黄土地,百姓致富家业兴。如今,依靠苹果脱贫致富的黄陵,干群一心接续奋斗,全面提升产业化发展水平,产业规模、质量、效益持续攀升,奋力建设全国苹果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全力打造果业高质量发展的“延安模式”和乡村振兴的典型样板。

“小苹果”成就“大产业”,成为乡亲们的脱贫果、致富果,也是幸福果,为黄陵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作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成为延安一张靓丽的名片。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侯雅洁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