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新时代农垦 详情

江苏农垦云台农场:城郊休闲农业如何打开新局面?

  • 来源:农民日报
  • 编辑:赵天浩
  • 作者:朱倩 姚媛
  • 2025-07-09 12:30:53

编者按

暑假到了,外出游玩去哪儿?近年来,不少位于城市郊区的农场立足农业种植、养殖优势和绿色生态优势,进一步发掘农业的观赏、体验、教育、康养等功能,拓展农耕体验、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健康养老、教育文化等多种业态。在具体运营中,农场各出奇招,打造出多种多样的文旅项目,拓展消费新空间。本期刊发江苏、新疆的农场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以飨读者。



去哪儿能沉浸式观赏苏超赛事?对于江苏省连云港市的市民来说,去市郊的江苏农垦集团云台农场,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样的观赛体验太特别了!既能和大家一起感受足球激情,还能享受农场生态休闲的乐趣。”市民张大爷兴奋地说。借着苏超赛事的热度,云台农场推出“激情苏超,生态农场”主题宣传活动,不仅游客量有所增加,农场抖音、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粉丝增加了超500人。

  70多年前,云台农场还是一片盐碱荒滩。在一代代农垦人不懈的努力下,如今的云台农场,不仅成为粮食生产的丰饶沃土,还是风景优美的“城市后花园”。近年来,云台农场围绕建设生态宜居农场的定位,积极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现代农业、生态旅游、现代服务业等产业蓬勃兴起,给前来游玩的客人们带来丰富多样的旅游体验。云台农场下属的云水湾湿地公园被认定为国家AA级景区、省级科普教育基地、省级农耕实践教育基地。

图为农场技术人员正在查看蝴蝶兰种苗。 受访者供图

夯实农产品优质安全底色

  从连云港市区出发,驱车仅10公里就能到达花果山南麓的云台农场。走进农场大门,占地200亩的花园中,向日葵开得正旺,游客们徜徉在花海中拍照打卡。在水生植物观赏区,“太空莲”“日出”“魅惑”等荷花和睡莲品种竞相开放。

  在高效设施农业区,6个智能温室、4个连栋大棚、21个单体大棚整齐排列。智能温室里,温湿度、光照强度等数据在数字屏上实时跳动,遮阳幕布、水肥一体化灌溉设施正在智能系统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运行。无土栽培架上,西红柿的藤蔓蜿蜒着向上延伸,青色、红色的果实在绿叶间若隐若现。大棚里还种植着灵芝、辣椒、贝贝南瓜等作物,连云港当地特色的春季豆丹即将迎来最后一轮收获,65亩秋季豆丹预计8月中旬迎来采收期。

  种植基地里,甜糯玉米正值一年两度的采收期,成熟的毛桃挂在枝头,白里透红的颜色、香甜多汁的口感招人喜爱。占地60亩的避雨大棚中,夏黑、巨峰等早熟品种葡萄正处于转色期,预计7月底、8月初就能上市;还有阳光玫瑰、“绍星9号”等品种令人目不暇接。

  “我们坚持早、中、晚熟品种搭配,传统品种和新兴品种兼有,人们既能吃到‘小时候的味道’,又能品尝到新品种的口味。”农场云水湾农业公司副总经理杨宇介绍,“为了生产出品质高、绿色健康的农产品,我们采取了多项措施:葡萄实行避雨栽培,大大减轻了病虫害的发生;近几年,我们将桃树的树型更新为Y字形,增强了通风透光,果实的糖度、品质都有提升。在生产环节,肥料以牛粪、羊粪、稻壳、发酵大豆、海藻鱼蛋白等有机肥搭配复合生物菌肥为主,每年每亩地要施用3吨,农药也以枯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及各种生物制剂为主。所有水果都坚持疏果,虽然产量有所下降,但大小、口感都有了保障。目前,农场的鲜桃、甜梨、桑葚、葡萄、甜瓜、辣椒、西红柿已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口感番茄、草莓、桑葚、秋延迟萝卜、包菜、蒜苗……无论哪个季节到访,在云台农场总能找到新鲜的果蔬。“从种植源头到加工环节全程严格质量管理,生产出优质安全的农产品,才能满足采摘、研学等项目的需求,夯实农场农文旅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农场党委书记、董事长王信学说。

  “优质”带来了显著的种植效益。以口感番茄为例,每亩产量可达6000斤,产值5万元,亩效益约3万元;草莓亩产2500斤,产值6.3万元,效益3万多元;葡萄亩产2500斤左右,平均亩产值达2.5万元,利润1.5万元。

以多元业态激发农旅融合新动能

  来到云台农场,游客能够获得哪些文旅体验?

  在荷塘、稻田边,感受白鹭群掠过的靓影。占地1300亩的湿地,已成为100余种鸟类的栖息地。在深幽的树林间漫步,沿着烧香河行进,看着货船来来往往。美丽的自然风光,良好的生态环境,令人心旷神怡。

  “春摘桃桑夏采莲,秋拾石榴冬品莓”,一年四季,游客都能享受到采摘的乐趣。在萌宠乐园里喂养孔雀、巴马香猪、黑天鹅,鸵鸟、波尔山羊等动物,最受小朋友喜爱。大草坪上,可以进行户外烧烤、露营,在休闲垂钓区能垂钓龙虾、甲鱼。农场还发动有才艺的职工开设“农夫小店”。职工们把农副产品精心包装成文创产品,把家里的老式自行车变身花海打卡道具,提供脸部彩绘、汉服摄影等服务,还有果汁、汉堡、鸡蛋卷等小吃,退休职工自发组织的新疆舞、大鼓等文艺节目更是让游客驻足。多样的旅游产品供给,拓展了消费新空间。

  深挖海州清官文化与农垦精神,农场精心打造“莲·廉”廉政主题教育基地。占地70亩的拓展训练基地,配备了彩虹滑道、穿越丛林等无动力设施,还可进行真人CS演练。“同学们看,这是水稻的花粉,用显微镜观察,像小珍珠一样。”与连云港市实验中学共建科普基地,农场开发“稻谷的一生”课程,将生物课搬到田间,让孩子们亲身体会从插秧到碾米的全过程。云台农场与各大单位、学校合作开设“拓展训练”“田间课堂”等,今年已接待拓展研学团队75个。

  “农场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将现代农业与传统文化、农事体验、研学教育等结合,多元业态激发农旅融合新动能。”王信学表示。

  当下,云台农场正紧锣密鼓地筹备7月底的“葡萄采摘季”。“油菜花节”“桑葚采摘节”“小龙虾垂钓”“钓鱼比赛”……此前每个月,云台农场都要精心策划一个特色农事主题活动。这些活动既提升了农场整体旅游形象,提升了知名度,还拓展了客源,吸引了大批“回头客”。

线上发力创新营销模式

  苏超赛事火爆,云台农场也借势实现了一波破圈传播——6月28日连云港主场对阵淮安,比赛前,农场在线上设置猜比分的互动环节,猜对的网友能够获得礼品。农场的短视频团队也没闲着,在抖音平台进行实时直播,专业主播带领线上观众“云游”活动现场。

  “这是农场探索‘热点事件+在地资源’营销的一次实践。以创意活动为‘引擎’、以流量传播为‘羽翼’,将短期流量转化为长期品牌价值。”王信学说。

  打开“云水湾湿地公园”的抖音账号,手指轻轻一点,就能购买采摘、垂钓、彩虹滑道畅玩、萌宠投喂等体验项目。“平均一场直播,就能下单60笔订单。”云水湾湿地公园负责人卜驰龙坦言,过去,农场农产品虽然品质好,但品牌认知度低,溢价空间有限。近两年,农场借助抖音、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方式,探索线上购物和线下体验相结合的营销新模式,力求实现“游客走进来、消费留下来”。

  邀请摄影爱好者用无人机航拍农场的花海、荷塘月色、夏收等,制成了精美的短视频,向网友们展现了云台农场的风采。农场“90后”职工叶倩雯、陈恒啸等担任主播,带着网友“云体验”桑葚、西红柿、西瓜、贝贝南瓜等农作物采摘的过程。据统计,农场5月开展直播13场,累计观看人数达1万人次。

  6月12日上午,云台农场“6·18”电商节活动正式启动,开播20分钟,平台实时销售额达1.3万元,蝴蝶兰、大米、菜籽油等单品订单量居前。3个半小时的直播,总计成交1621件,订单覆盖全国20余个省市。

  “通过直播,进一步打通优质农产品与线上消费市场的对接通道。后续我们还将整合农场文旅资源,推出‘直播+采摘体验’‘技术人员答疑’等特色板块,增强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认可度。”农场电商负责人表示。

朱倩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姚媛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