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地方 详情

水稻旱育钵苗新技术在沙地盐碱地种植获突破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李婧
  • 作者:胡明宝 王婕
  • 2025-07-09 15:47:35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榆林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榆林市榆阳区在水稻钵体育秧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这一育秧新技术的成功应用,为沙地盐碱地水稻种植带来了全新的育秧模式,也标志着陕西省水稻产业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为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注入了强劲动力。

7月3日,走进榆阳区四娃圆梦家庭农场种植基地,这里采用旱育钵苗摆栽技术种植的水稻长势喜人。“水稻旱育钵苗摆栽技术就是好!你看,这秧苗插得均匀,间距都是算好的。种植时钵苗带土移栽不伤根,管理省心不少。”四娃圆梦家庭农场负责人常四娃说。

“旱育钵苗就是给每株秧苗配个专属的‘营养仓’,每穴精准播种,移栽时不伤根,不缓苗。过去用育毯式育苗,插秧时根系损伤大,需要15天到20天的缓苗期。”榆林市榆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高级农艺师高祥解释道,“钵体育苗最大的优点就是没有缓苗期,秧苗插入田间后当天就能长出新根,光合作用起步早,尤其适合北方寒冷稻区和盐碱地环境。”

今年,榆林市引进国内外最先进的旱育钵苗摆栽技术,精选东北优质水稻品种,引进稻花香6号、中科发5号等11个新品种,在沙土盐碱地上创造温度湿度适宜的水稻育种环境,并邀请辽宁省水稻研究所研究员、全国著名水稻专家张忠旭现场指导。经过3个月的精心培育,钵体育秧全部培育成功。

当地以榆林市绿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联动四娃圆梦家庭农场、伏财育秧基地等8个标准化育秧点,构建起覆盖鱼河、上盐湾、鱼河峁等主产区的良种繁育网络,把2800亩盐碱地改造成排水、智能灌溉齐全的高标准稻田,实现了以稻治碱与稻蟹共作产业链。

“在毛乌素沙漠边缘育出这么健壮的秧苗,这项技术在西北是首创,属于国内先进水平。”张忠旭研究员评价说,“水稻旱育钵苗技术在榆林取得了重要的突破。全新的育秧模式,培育出的秧苗敦实、株高较矮、叶片扁平,既抗倒伏又利于光合作用,为优质水稻生长提供了良好条件。”

作者:王婕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胡明宝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