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岛平度市作为连续13年获评“全国超级产粮大县”、连续12年蝉联全省产粮大县“冠军”的农业大市,始终秉持“科技兴农,农机先行”理念,聚焦关键农机装备,积极探索智能化与农机农艺融合新路径,持续推动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有效破解了“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的难题,为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目前,全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达9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先后获评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和山东省“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示范县,在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上走在前列。
为全方位提升农机化水平,平度市重点聚焦“收”“用”“人”三个关键环节,精准发力实现突破。在“收”的环节,通过严格执行机械化收获减损技术指导意见,深挖粮食机收减损潜力,2024年以来累计举办各类机收减损技术培训班13个,培训机手2000余人次,使小麦、玉米机收损失率比全国作业标准分别降低40%、33%,显著提升了机收减损水平。围绕“用”的环节,依托农机合作社等作业服务组织,组建起17支镇级应急服务队和120多支村级应急服务队,配备1500余名专业人员以及30台履带式收获机、2000台运输车辆、1000架植保无人机,构建起覆盖全市的农机应急作业服务体系,应急保障能力得到切实增强。而在“人”的环节,通过成立青烟潍八区(市)农业人才发展联盟,集聚350余名农业领域人才,推动50名专家解决21个技术难题,并借助举办人才节搭建交流平台,形成“人才共享、技术互通、产业联动”的跨区域合作机制,为农机化发展汇聚智慧力量。
在强化农机化保障方面,平度市通过三项行动实现全要素支撑。政策惠农方面,持续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2024年落实补贴资金5608.62万元,带动社会资金2.8亿元;2025年上半年发放补贴资金1550万元,惠及1853户农户,补贴各类农业机械2292台(套),有力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科技强农方面,大力推广“北斗+农业”模式,为2700台拖拉机安装北斗卫星智能终端,配备3500余套各类智能监测传感装置,从根本上解决了老式播种机播不直、接茬难、重播、漏播等问题;同时开展农田植保作业机器换人行动,全市1200余架无人航空植保飞机承担了90%以上的农田植保作业任务,作业效率提升近百倍。利剑护农方面,紧抓“春耕备耕”“三夏”“三秋”农忙关键节点,开展农机质量护农行动。举办青岛市“农机3・15”消费者权益日主题活动、开展农机质量投诉专题宣传、组织农机技术员巡回服务,累计派出技术专家200余人次,巡回检修农机具1.2万余台(套),解决各类投诉纠纷40余次,消除“疑难杂症”10余个,为农机化发展保驾护航。
为完善农机化服务,平度市从源头、过程到应用全过程发力。源头注重引进,加强与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青岛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合作,争取先行先试各类农机装备与技术,推广2000余台国内外先进适用机具。过程注重改良,结合一线作业经验和影响农机作业效益的技术问题,组织“土专家”对联合收割机、大蒜播种机等农机具进行技术改良,使作业效率和质量提升10%-20%。应用注重多元,开展分类指导,对小农户推广订单式半托管农机服务,对劳动力不足的区域推广全程托管农机服务,对土地集中连片、农业发展基础较好的区域推广“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农机服务,2024年以来,全市农机服务组织作业服务面积达150多万亩,占大田作业面积的75%以上,有效满足了不同群体和区域的农机服务需求。
作者:毛海刚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郝凌峰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