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数智之力”赋能乡村振兴——一份来自“沙海孤岛”民勤县的答卷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张轩铭
  • 作者:王振东
  • 2025-07-11 17:07:56

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的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因东西北三面被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包围,素有“沙海孤岛”之称。盛夏时节,黄沙与绿意在这里交织出一幅壮丽的画卷。戈壁滩上,中国移动超级基站巍然矗立,为这片区域提供着稳定的通讯保障;在智慧农田里,灌溉系统精准计算着每一滴水,让极端干旱的土地孕育出甘甜的蜜瓜和马铃薯……

曾经,这里是风沙肆虐人迹罕至的通信“孤岛”,牧民与外界的联系被无垠的沙海阻隔。如今,民勤县正携手中国移动,以“数智之力”突破自然桎梏,将沙漠变成绿洲,更变成“金山银山”,向着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稳步前行。

互联互通,网络助力农畜产品走出沙漠

移动网络信号的覆盖不仅在沙漠中架起了亲情的桥梁,更为当地农畜产品带来了多样的销售渠道。

民勤县作为“中国蜜瓜之乡”,如今90%的蜜瓜都是通过电商销往各地。7月是蜜瓜成熟的时节,瓜地里随处可见瓜农正在直播卖瓜,这是在移动通网前没有的画面。村民们都说,有了网络直播,他们不再像以前只能把瓜运到集市卖了,蜜瓜也不会因为卖不出去烂在地里了。

网络带来的便利,在偏僻的红砂岗镇花儿园村滩井放牧区同样能感受到。这里住着13户牧民,因位置偏远和山体遮挡,牧民与亲人联系只能攀爬到附近的山脊或骑行数公里寻找信号。“2015年底根据当地牧民反映,我们在牧区安装了2G数字飞地,2024年11月更换为4G直放站,2025年3月在海拔1580米的险峰之上创新采用4G拉远基站技术,让信号更好地覆盖牧区。”中国移动网络维护员唐鹏天说。

自从移动信号覆盖加强,牧民们可以畅通地与家人亲友打电话、通视频,他们还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牧业生产中。

走进牧民韦兴天家,他正在用手机查看羊群的活动状况,这是借助中国移动物联网卡,给羊装上了“数字身份证”。“以前在没有信号的时候为了找走丢的羊,很费时间,我还曾把腿摔伤了;现在有了移动4G信号,我们给头羊和部分羊装了电子耳标,通过GPS定位,在手机APP上能实时看到羊群在哪,方便着哩!”韦兴天对记者说。

网络不仅让牧民有了监控羊群的“天眼”,还让他们的羊被更多的买家看到。牧民通过网上直播宣传,展现出沙漠中自然生长羊的优良品质,吸引了许多顾客,让以前与圈养的羊相同价位30元一斤羊肉,如今增长到50元一斤。牧民们如今还会运用网络信息,实时掌握羊肉及羊绒行情,实现利益最大化。“虽然我只养了100多只羊,但收入比以前养300只的时候还多,最多的时候一年靠卖羊肉和羊绒能收入10万多元。”韦兴天笑着说。

精准计算,将每一滴珍贵的水用到实处

走进民勤县双茨科镇小新村高标准农田与灌区智能化管理核心示范点,成片的玉米地如绿色的海洋般铺展向前,与相隔不远的沙漠地带形成鲜明对比。

据了解,民勤县年均降水量1113.2毫米,蒸发量2675.6毫米,在这里每一滴水都显得格外珍贵。面对极端干旱的自然环境,省级财政加上县级政府共同投资2090万元,在双茨科镇小新村、薛百镇张麻村等5镇6村,总面积25495亩耕地上大力建设智能灌溉系统。

民勤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段振佼介绍说,该项目利用中国移动的物联网、大数据、5G和AI+SaaS技术,通过智能系统精准调控水源、泵站、机井及水肥一体化设备,实现按需供水、精准施肥,在原高标准农田基础上平均每亩提高节水10%—15%,约节水30—50方,同时系统会实时汇总田间气象、土壤墒情、虫情、苗情、蒸腾量等数据,进行农情分析并图形化展示。

通过这些系统,种植户通过手机就可以在家远程操控,同时减少了劳动成本,现在一个农户就能管理1000亩地。“自从有了智能灌溉系统,我不用经常往田间地头跑了,通过手机就能轻松操作,现在时间富裕了,还可以帮忙除草、开农机,一天能赚200—300元。”当地农户魏志明说。

用水的精准不仅在农田也体现在当地村民家中。过去民勤农村居民生活用水一直采用“户均固定金额+政府定期供水”的方式,由于无法精准掌握实时用水量,浪费了不少水资源,有的地方还出现前端村民不停放水、末端村民出不了水的情况。

为了更加科学用水,在2021—2024年间,中国移动在民勤农村地区安装了5万多块智能水表,村民通过APP缴纳水费就可以随时用上自来水。大摊镇北东村村民杨得兵说:“现在我家水费是每方2.45元,每年用水总费用在300元左右,不用再像以前要等固定供水时间,现在有需要就可以直接用水,科学又方便。”

通过智能水表的精准计量,让本就缺水的民勤县水资源管理更加科学、精准、智能。据了解,通过安装智能水表等多种节水措施,当地老百姓每年的水费节省了一半,农村饮水量总体节约超过20%。

防火治沙,给予来自“云端”的守护

在民勤县,为防止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相会”,种树成为关键。同时因地处沙漠,紫外线强,温度较高,民勤县政府把森林防火作为头等大事,当地林草部门每年需要安排专门的工人开展长期巡检防护。

在2023—2025年期间,中国移动克服光缆传输距离远、普通车辆无法进入沙化腹地等困难,先后在民勤的草原区域、沙化封禁等区域安装5套高空瞭望监控塔,对草原火灾、禁区放牧等进行远程智能监控。以前一次全面巡检要半个月,现在巡检人员只需要打开APP,5分钟即可实现全区域自动巡检,及时消除火灾隐患,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和成效。

今年3月,“请到民勤种棵树”公益活动吸引了全国数以万计的志愿者奔赴腾格里沙漠边缘,挥铲播绿,构建生态屏障。“今年春季我们种了梭梭、柠条等沙漠植物共计80万棵,参与人数达3.5万人次。”活动负责人仲麟介绍。

活动期间,中国移动甘肃分公司为了确保志愿者在沙漠中正常用网,组建了专项保障团队,网络维护员杨玉龙带领团队,夜以继日改装“沙漠特制基站”,做好散热、防冻和防沙的专业处理,活动当天通过5G应急通信柜、依托亚太6D高通量卫星构建“超级基站”,实现活动区域5G全覆盖。

当一抹绿在沙漠中逐渐扩散之际,那些在沙漠基站间不畏艰险进行维护的身影,正与数以万计的志愿者们共同书写着数字时代的生态史诗。

目前,民勤县行政村5G网络覆盖率达95%,建成宽带信息点近12万个,已做到“乡乡双千兆、村村全通达”。5G、物联网、视联网、智慧农业等技术,极大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未来,中国移动将继续深化“网络+”乡村振兴模式,以科技创新驱动农业升级,以数字服务惠及民生,为民勤县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智慧乡村新样板。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王振东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