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高价彩礼,简办婚礼做标兵……”
炎炎夏日里,近日一条《树新风,作表率!路村营乡党员干部争当移风易俗排头兵》的短视频在网络上播放,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近年来,河北省磁县把广大群众文明实践纳入重点工作内容,成立了组织专班,成员部门达47个,出台了20多个文件,坚持每月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工作,实施“志愿服务全面覆盖,文明实践丰富多彩,政策宣讲持续深入”,各项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犹如阵阵清风,吹拂着每一个角落,温暖着人心,传播着文明,浸润着广大群众的生活。
搭台唱戏,文艺宣传新风尚
“以前看演出都是在电视里,这次直接把戏台子搭到了村里,在家门口看着真过瘾!”在冶子村文化广场热闹非凡,不仅有欢快的歌舞,还有通俗易懂、十分接地气的理论宣讲、政策解读,宣讲主题鲜明、内容丰富,为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送上了精彩的文化大餐。
“走在文化公园里,心情特别敞亮,感觉周边环境越来越好了!”城区居民常宁竖起大拇指说,“绿植花草多了,街道洁净了,宣传文化的活动也多了”。
戏曲、舞蹈、诗歌朗诵、歌曲独唱……连日来,“跟着文明实践看磁县”文艺演出在各地精彩开演,一场场满怀深情的唱腔、惟妙惟肖的表演、优柔婉转的舞姿,引得台下人民群众阵阵掌声、叫好声。
近几年来,该县坚持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一方面加强文明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组织典型事迹和文艺活动,深入机关、农村、企业等文明实践阵地,广泛开展“惠民实践团”联动宣讲,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
据了解,该县整合28个精品文明实践阵地,推出两条“乡约磁县”新时代文明实践精品线路,组织广大群众观摩体验。通过文明实践阵地的宣传展示、进步文化服务等作用,依托阵地开展系列活动1000余场,惠及广大群众30余万人。目前,建成27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设置了565处公益广告宣传点,增设了5000余处成语景观、孝敬礼仪等彩绘墙体,整合了文明单位、景区景点760余个基层公共服务资源,实现了先进文化“阵地共建、资源共享”。
文明实践,点亮缤纷新生活
“现在,很多城乡文艺工作者、居民乡亲,主动争当志愿者,为营造幸福文明和谐的环境贡献力量。”在“幸福城”社区,许多老年人都积极发挥余热,主动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努力用自己的力量推动城乡文明。
文艺志愿者为百姓献上了精彩纷呈的广场舞等文艺节目,医卫、法律等行业志愿服务者主动进村入户,向广大群众宣讲防诈骗、应急救护等知识,还有的志愿者义务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和宣传手册,或围绕高价彩礼、铺张宴请、重葬轻养等陈规陋习进行上门引导说服劝解。
人民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志愿者就出现在哪里。为进一步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暨移风易俗集中宣传活动深入开展,各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坚持每月至少举办一场进步乡风活动,努力让进步文明的乡风在人民群众心里“生根发芽”。
今年以来,该县成立了45个文化名家工作室,创作磁县怀调原创现代戏《天河水》、移风易俗小品《彩礼》等双争作品,广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大集”等各类文明实践志愿活动2万余场,“唱响文明、舞动磁县”等系列活动400余场,连续两年在鼓楼广场举办春节群众性文化活动,惠及城乡群众800余万人次,受到了广大城乡群众的欢迎。
“解铃姐姐”心理服务帮助未成年人打开了“心门”,“爱心妈妈”为困境儿童带来温暖的阳光。在一次次进步文化“微光”引导下,“帮代办、上门办”走进了广大农村基层、企业,积极解决了群众和企业的“急、难、愁、盼”。如今,全县建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380余支,创建特色文明实践品牌30余个,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7万余件。
移风易俗,遍地绽放新乡风
暮春,上陈村举办了“千人爱心饺子宴”,边吃饺子边欣赏精彩文艺节目的老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我宣誓:我们是有志向、有担当的青年一代,带头移风易俗,摒弃陈规陋习,简办婚庆事宜,拒绝高额彩礼……”初夏时节,在风景秀丽的溢泉湖畔,该县举行了“新时代、新青年、新风尚”主题的集体婚礼,绿色骑行、携手植树、移风易俗宣誓等,一场环保浪漫的婚礼见证了一对对新人的爱情,他们用实际行动引领移风易俗婚事简办新风尚。
集体婚礼不仅仅是移风易俗的转变,也是乡风文明成果的一次集中体现。如今,红白理事会全覆盖、婚丧嫁娶纳入村规民约、倡导厚养薄葬孝老爱亲、青年带头抵制高额彩礼,文明乡风成为乡村振兴的精神底色。
今年以来,该县各乡镇党员干部录制抵制大操大办公开承诺视频,选树路村营乡、陶泉乡等低彩礼乡镇,以榜样引领的“头雁效应”,涌现“文明头雁”近100名,广泛推动了文明新风落地生根。
移风易俗,青年先行。青年示范性集体婚礼,就是一面“文明墙”,还有通俗易懂的一面面“文化墙”,绘出了乡村文明“新气象”。从“面子工程”到“里子实惠”,从“干部推动”到“群众主动”,全县正以移风易俗“小切口”,撬动广大乡村文明进步的“大变革”。
目前,该县以“绣花功夫”做实乡风文明建设,成立了“福佑万家”公益红娘服务队,构建县乡村三级服务体系,举办了两场集体婚礼,让文明乡风吹遍全县广大乡村,绘出一幅环境美、人文美、风尚美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作者:崔岩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杰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