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畜牧·资源化利用 详情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畜牧业减排应纳入全球气候目标

  • 来源:农民日报
  • 编辑:杨惠
  • 2025-07-13 21:36:31

 

近日,世界动物保护协会与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共同发布《中国畜牧业的绿色转型实践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呼吁应将畜牧业减排纳入全球气候目标。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资源研究所统计,全球畜牧业的温室气体排放约占人类活动排放总量的14.5%,饲料生产与加工、反刍动物肠道发酵是畜牧业两个主要排放源,分别占全球畜牧业总排放量的45%和39%。因此,加快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对于实现农业农村地区的碳减排,推动完成全球气候治理目标至关重要。

报告旨在对我国畜牧业的现状和可持续转型进行深入研究,并从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技术规范制定、生态农业管理、多元化“大食物观”建立以及消费端膳食结构平衡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该报告建议,在国家层面应优化顶层设计,明确畜牧业在气候变化整体工作中的定位。在农业支持政策方面,促进养殖行业系统“模式”创新,关注大型集约化养殖的隐性成本,鼓励多元化发展模式,如种养循环、生态养殖和福利养殖等,引导行业向环境友好、带动小农户共同富裕的模式转型升级。

在部委层面,应推动开展畜牧业生态环境绿色转型相关技术规范的研究工作。梳理已有政策措施、技术规范,基于行业发展现状,结合不同地区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及政策实施情况的差异,进一步完善畜牧业污染防治和碳减排相关政策措施、技术规范等。

同时,报告还指出,应探索创新基于生态农业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借鉴国际经验,实现养殖场对畜禽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有效减少畜牧业生产对自然资源的影响,提高畜牧业绿色发展水平。树立多渠道、多源头化、多供应体系的“大食物观”。鼓励农业科技研发新型食物选择,推动替代蛋白和新蛋白产品的探索,进一步丰富食物系统供应,从而为粮食安全提供保障。

最后,还应积极推动政策宣传和膳食营养教育,引导居民选择绿色生活方式和平衡膳食结构。鼓励消费者参照《中国营养膳食指南》以及其他健康膳食建议,形成科学健康膳食模式,扭转过量肉源性食品消费行为,杜绝消费端食物浪费,推动更可持续的饮食和生活方式。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赵中华先生认为,报告从宏观角度探讨了“大食物观”和气候变化的关系,鼓励平衡膳食的健康饮食方式,并提出了高福利动物蛋白和植物性蛋白相结合的解决方案,针对农食系统减排能力关注不足的现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在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危机大背景下,各国政府纷纷制定碳中和目标,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我国明确提出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我国将应对气候变化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加快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积极采取措施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