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地方 详情

抓品质保供应 京郊鲜食玉米实现“双稳定”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李婧
  • 作者:芦晓春
  • 2025-07-14 18:22:00

盛夏时节,在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镇传江农业种植基地的农田里,一辆辆满载玉米果穗的货车穿梭于青纱帐之间。这里种植的是今年3月抢早播种的鲜食玉米,目前已经进入成熟期,种植园区正在紧锣密鼓地采收,争取第一时间送达首都市民餐桌。

作为北京市面积最大的鲜食玉米种植示范区,传江农业种植基地面积约3200亩,采用一年两茬种植模式,结合周边区域带动种植,全年种植面积可达1万亩。这里的鲜食玉米种植集成了抢早错期播种技术、绿色安全植保技术、“一底两追”施肥技术等多项科学技术,可极大提高种植效益。该生产基地还与新发地商户“玉米大王”签订了订单。凭借完善的产销体系,鲜食玉米日销售量可达40万斤。新鲜采收的玉米在1小时内便能直供新发地集散中心,24小时之内便可流转到市民的餐桌上。

北京的鲜食玉米产业版图不止于庞各庄镇的农田。为拓宽农民增收致富路,北京持续探索创新,集成一系列先进种植技术,为京郊鲜食玉米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今年,北京市从四个层面着力,保障京郊鲜食玉米品质与供应“双稳定”。

种植技术体现科技赋能。“抢早种植”技术精准把握农时,让鲜食玉米得以提早上市,抢占市场先机;“科学施肥”技术,依据玉米生长需求精准补充养分,不仅节省了肥料投入,更提升了玉米口感;“绿色防控”技术则为农产品安全筑牢防线,实现了绿色高效生产。同时,北京市还在探索种植“富锌、富硒”等功能营养型鲜食玉米新产品种植技术,以满足市民更高的消费需求。目前,这些集成技术已在大兴、通州、昌平、密云、平谷等多个区域广泛示范推广,有力推动了京郊鲜食玉米优质高效生产。

品种研发体现原始创新。目前,北京市种植鲜食玉米品种多为该市自研品种,如京科糯336、京紫糯519、飞花等。这些品种颜色丰富多样,涵盖纯白粒、黄白粒和紫色粒;口感层次分明,包括水果型、甜加糯型和甜味糯型,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生产布局体现高效衔接。从技术层面出发,科学推动从南向北的系统化种植布局。大兴、房山、通州、顺义、昌平、密云等区结合自身条件,灵活采用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小拱棚、深U覆膜和露地直播五种种植方式。自2月上旬至7月下旬,各区域依据不同模式错期播种,露地种植7月迎来大批量采收,每10天为一个采收周期,整个供应期长达5个月,有效保障市场稳定供应。

扩大规模体现效益提升。北京市落实“扩大鲜食玉米等高效益经济作物种植规模”要求,加强生产调度,引导结构调整,强化产销对接,全市鲜食玉米播种面积达6.3万亩,同比增长3.3%。

眼下,京郊鲜食玉米已进入大批量采收时期。预计这场鲜食玉米盛宴可持续至10月下旬,能让市民能够长时间品尝到这份来自京郊的新鲜美味。科技引领,品质护航,京郊鲜食玉米正以更优质的产品、更持续的供应,为市民带来舌尖上的美味享受,为乡村产业振兴。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芦晓春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