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政府给我们打了两眼深井,以后我们再也不用发愁吃水用水啦!”7月11日,烈日当空,河南省宝丰县观音堂林业生态旅游示范区大石扒村村民胡玉敏指着家中水龙头流淌的清水,难掩喜悦之情。
大石扒村位于宝丰县西部山区,距离县城约30公里,下辖大石扒、上和平、下和平、北沟4个自然村,共有276户892人,区域总面积3.1平方公里。历史上,因山洪频发,造成这里水土流失,草木枯死,地表石头裸露,故名大石扒村。受地质条件限制,该村地下岩石密布、水源埋藏较深,打井难度极大。20世纪50年代,大石扒村集全村劳力,利用近一个月,在村里打出了一眼近30米的井,才初步缓解了吃水用水困境。
“2015年,驻村工作队看到村里人吃水用水不方便,在下和平自然村打了一眼78米的深井,架设了水管,配套了供水设备,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前两年,因地下水位下降,遇到干旱天气,这眼井的水出现了供应不足的现象。尤其今年6月份,天气持续干旱,村里吃水用水成了燃眉之急。”河南省宝丰县大石扒村监委会委员李有杰说。
水是生命之源,解决群众吃水用水难题刻不容缓,大石扒村党支部书记李春生第一时间向上级汇报吃水用水不便情况。宝丰县委、县政府得知情况后,高度重视,迅速组织协调宝丰县农业农村局、水利局等部门到该地进行实地勘验,联合制定解决方案并开展水源探测工作。
大石扒村村民胡玉敏和女儿正在用家中的水龙头洗手。郭明远 摄
6月11日,宝丰县农业农村局组织的打井队,顶着烈日,携带着专业打井设备,进驻大石扒村村部东北角。群众听说县里派来了打井队,纷纷上前帮忙卸设备、架电线。6月17日,在隆隆的机器轰鸣声中,一股清水顺着井筒喷涌而出,一眼深295米、日出水量480立方米的深水井被打成。
与此同时,宝丰县水利局组织的打井队,于6月15日在大石扒村东北角的下和平自然村开工。经过六天的连续奋战,一眼深400米、日出水量720立方米的深水井被打成。
紧接着,宝丰县农业农村局和水利局组织施工人员,为两眼井分别安装了水泵、压力罐等配套设备。经过多方通力协作、连续奋战,6月29日,大石扒村家家户户多日停用的水龙头再次涌出了清澈的井水。
“活一辈子,还真没见过这么短的时间,就打成这样两眼深井。搁过去,想都不敢想。吃水不忘挖井人,党的恩情比海深。谢谢党和政府对我们山里人的牵挂!”大石扒村90岁高龄、在党60年的党员周花叶说。
作者:郭明远 陈启迪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