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政法·组织 详情

陕西黄龙县四条梁村:两代人共谱乡村振兴曲

  • 来源:农民日报
  • 编辑:刘云
  • 作者:高亚蓉 胡明宝
  • 2025-07-15 13:42:48

作者:高亚蓉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胡明宝

近日,在陕西省延安市黄龙县三岔镇四条梁村党员活动室里,村党支部书记常建立翻开泛黄的工作本,叮嘱“90后”村委会副主任张胜彤:“下周的村民议事会上,把修路占地的事提前和大伙唠透,有问题当面解决。”张胜彤在一旁认真记录。

1982年,面对家乡村务混乱、民生困顿的困境,退伍归来的常建立说了声“这担子,我来挑”,便毅然扛起村委会主任重任,后来又于1996年起担任村党支部书记。风雨兼程40余载,他敢直言、敢实干,带领乡亲们修路、引水、兴产业,让穷山沟焕然一新。“国家级核桃示范基地”“陕西省乡村振兴科技示范村”……几十块熠熠生辉的牌匾,见证着村子巨变。随着产业的蓬勃发展,如今,四条梁村村民人均年收入从1982年的500元跃至2024年的2.3万元,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甜。

村子富了,可常建立的心却日渐悬了起来,几年前,他还在为接班人的事辗转难眠。村里年轻人越来越少,能稳稳接过这副重担、领着乡亲们继续往前奔的“好苗子”上哪里找?这份担忧沉甸甸地压在他心头。

四条梁村的青年才俊大多选择外出闯荡,寻觅一个既懂乡土、有情怀,又能干、得民心的接班人,难上加难。就在常建立辗转反侧之际,一个年轻人的身影进入了他的视野——1994年出生的本地娃张胜彤。2020年,张胜彤做出了一个让不少人意外的决定:放弃城里的发展机会,回到生养他的三岔镇担任乡村振兴专干。2021年,凭借出色的工作能力和较好的群众基础,张胜彤被选为四条梁村村委会副主任。每当有人问及为何选择回乡发展时,张胜彤的回答都朴实而坚定:“村里有奔头,就想在这片土地上干出个样儿来!”常建立默默观察着,心中那盏寻觅接班人的灯终于亮了起来,他暗自认定:“这娃,是块料!”

“胜彤踏实勤恳,但要学的东西还很多,我得把这些年摸爬滚打的门道,一点点掰开了揉碎了教给他。”认准张胜彤后,常建立便开始倾囊相授,“传帮带”的第一步就是“压担子”。常建立没有过多的铺垫,直接把张胜彤推到村办工厂厂长的位子上,“广阔天地,你得自己闯!”原料采购、生产调度,全放手让这个年轻人拿主意。在常建立眼里,这既是信任,更是实打实的考验。当张胜彤在工作中遇到棘手的难题焦头烂额时,常建立并不急于立刻出手替他解决,而是泡好一壶茶等着,直到张胜彤主动求教,他才把其中的门道讲透。这份“放手不放眼”的智慧,也成了打磨张胜彤这块“好钢”最有效的“磨刀石”。如今,从工厂运营到村务管理,张胜彤已能独当一面,日渐赢得更多村民的信赖。

岁月流转间,四条梁村的核桃幼苗如今已亭亭如盖,曾经贫瘠的梁峁变成名副其实的“花果山”。站在新建的苹果示范园里,常建立的目光扫过枝繁叶茂的果树苗,最终落在张胜彤忙碌的身影上。他脸上露出欣慰而笃定的笑容:“这一棒交下去,这片土地的新希望,就算扎下根了!”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