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至14日,由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主办、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和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兰州综合试验站承办的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十四五”总结考评会在兰州召开。
甘肃是我国“西菜东调”“北菜南运”五大基地之一,农业农村部规划的西北内陆出口蔬菜核心区和设施蔬菜优势区,现已建成河西走廊灌区、沿黄灌区、泾河流域、渭河流域和“两江一水”流域五大专业化产区,全省蔬菜种植面积超过1000万亩,总产量超过3000万吨,全产业链总产值1000亿元,“高原夏菜”品牌享誉全国。蔬菜产业已成为甘肃富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
特色蔬菜是甘肃蔬菜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优势特色,现种植面积130万亩,年产量400万吨,总产值近80亿元。河西走廊的红辣椒、洋葱,陇南市的大蒜,武山县的韭菜,正宁县的大葱等,均已发展为深受市场认可、畅销海内外的知名品牌,成为助推农民增收的“特色引擎”。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杨天育表示,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的强力支撑,体系构建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贯通产业链上下游,汇聚全国智慧资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持续动能。
在特菜体系的引领下,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兰州综合试验站立足产业技术需求和体系任务目标,积极开展技术研究、示范推广、人才培训和科技服务工作。为甘肃特色蔬菜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十四五”期间,该试验站选育出的加工辣椒新品种“甘椒7号”荣获2024中国种子大会“好吃辣椒”金奖;引进体系专家选育的特色蔬菜新品种310个,筛选出适宜新品种64个,建立示范基地24个;研究提出加工辣椒和洋葱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加工辣椒全程机械化生产、洋葱化肥减施增效、旱地秋播大蒜缓控施肥等新技术10项,主推新技术应用面积47.87万亩;全面完成了甘肃文县、会宁县、秦安县、礼县和青海共和县科技特派团的帮扶任务,举办技术培训班56场次,培训人员4000余人次。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鲁明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