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细菌耐药性不断攀升、慢性创面难以治愈的背景下,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蜂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创新团队聚焦“天然蜂产物+先进材料”的跨学科融合,成功研发出一种具备抗菌、抗炎、抗氧化、促愈合多重功效的新型纳米水凝胶。这一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期刊《化学工程杂志》(《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该成果为慢性伤口管理提供了无抗生素、天然高效的解决方案,为“以蜂产品为基础的功能性医用材料”开辟了全新路径。
在自然来源的药物治疗剂中,蜂王浆因其富含蛋白质、脂质和生物活性脂肪酸的多效性特性,已被视为治疗慢性炎症和代谢性疾病的潜在辅助剂。其中,活性不饱和脂肪酸10-羟基-2-癸烯酸(10-HDA,王浆酸)占蜂王浆脂质组50%以上,不仅是其质量标志物,更是发挥抗菌、抗炎、抗氧化及皮肤修复作用的关键分子。然而,10-HDA的强疏水性导致其生物利用度低、难以在组织中达到有效治疗浓度,限制了其生物活性的开发与应用。为突破此瓶颈,团队创新性地提出“纳米递送+持续释放”策略:首先,采用邻苯二胺前体合成具有优异水溶性、生物相容性、组织穿透能力且不产生活性氧的碳量子点(CDs)作为载体;随后,通过化学键合将10-HDA负载于CDs表面,形成10-HDA@CDs纳米粒子,显著提升其稳定性和活性释放效率,大幅增强了其抗炎、抗菌等生物活性。为进一步克服碳点系统伤口驻留时间短、界面粘附差和控释能力弱的局限,本团队继而构建了以天然来源蜂蜜、多巴胺和海藻酸钠为基体的HON/SA-DA复合水凝胶网络,并将10-HDA@CDs纳米粒子负载其中,制备出10-HDA@CDs@HON/SA-DA多功能水凝胶敷料。
复合敷料能在生理环境下实现10-HDA@CDs的高效释放,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安全性。该材料成功整合了10-HDA的多种生物活性(强效抗菌、抗炎、抗氧化、促皮肤修复)与水凝胶的物理屏障保护、湿性愈合环境维持、增强伤口粘附和延长药物作用时间等特性,有效克服了10-HDA的应用瓶颈,显著提升了其在创伤治疗中的效果,为蜂王浆活性成分的高效利用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在小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全层皮肤创面模型中,10-HDA@CDs@HON/SA-DA水凝胶展现出显著促愈合效果,不仅能加速创面收缩与愈合进程,改善愈合质量(减少瘢痕、增加胶原沉积),同时促进血管生成、成纤维细胞活性及抗炎因子表达,显著降低炎症水平。单细胞RNA测序揭示该水凝胶能逆转感染导致的表皮角质形成细胞亚群失衡,调控其增殖分化以促进再上皮化;促进毛囊干细胞功能恢复及皮肤附属器(如毛囊)重建;并在分子层面抑制氧化应激与慢性炎症通路,激活Wnt、JAK-STAT等关键再生信号通路。综上,该水凝胶通过可多靶点协同调控关键细胞与信号通路,有效促进感染创面组织再生。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丽颖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