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内蒙古乌拉特中旗:减畜不减收 草畜平衡有新招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袁雅茹
  • 作者:李昊 吴若彤等
  • 2025-07-18 15:51:39

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温更镇巴音满都呼嘎查的兔舍内,一排排兔笼整齐排列,嘎查委员李胜正俯身打开兔笼,细致地为白兔添置饲料,这些憨态可掬的兔子个个被养得膘肥体壮,模样格外惹人喜爱。

“我从今年6月初引进116只伊拉兔,这品种生长周期短、繁殖速度快,养到三四个月、体重达5斤就能出栏。按这势头,100只母兔一年下来纯利润能有15万元呢!”李胜笑着说道。自当地实施草畜平衡政策以来,他便一头扎进“兔子窝”,带头搞起肉兔养殖,为家乡畜牧业转型开辟出一条特色新路子。

“以前,家里哪懂得草畜平衡呀,只以为养的羊越多越好,遇到雨水少,干旱的时候,草料根本不够喂食,收入反倒减少了。”李胜坦言。实施草畜平衡政策后,核定的125只羊的适宜载畜量让他彻底转变思路,抱着“既要做到保护草场又能实现稳定增收”的想法,李胜将目光投向了占地小、见效快的肉兔养殖行业。

李胜家养殖的伊拉兔。

草畜平衡是国家实施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政策的根本要求,是合理利用草原,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恢复生态平衡的重要举措。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切实解决好草原过牧问题,近年来,乌拉特中旗温更镇立足草原生态保护与牧民增收的双重需求,充分盘活牧民房前屋后资源,大力推广特色养殖,积极帮助牧民转变经营模式拓宽就业渠道来提高收入。此举既推动了特色经济提质增效,又实现了生态效益最大化,让牧民的增收渠道愈发多元。

在希日朝鲁嘎查牧民照日格图的院里,刚安置妥当的182只黑羽蛋鸡羽毛鲜亮,正围着食槽啄食,清脆的鸡鸣声此起彼伏,充满生机。

“现在养鸡心里踏实得很!镇政府统一采购设备、提供技术指导,我们只管安心养,产的鸡蛋还有集体帮忙联系销路。既能增收,又能保护草场,真是两全其美!”照日格图一边给鸡添水,一边满意地说。

这些黑羽蛋鸡适应后可转为散养,以食草、捕虫为主,不仅饲料成本低,产出的绿壳蛋还富含高蛋白,单只年产蛋量能达180颗,产能优势显著。今年,温更镇争取到36万余元乡村振兴衔接资金,购入3640只黑羽蛋鸡和20套养殖笼具,创新推出“借鸡下蛋”模式,将鸡和笼具分发给希日朝鲁嘎查20户禁牧户与草畜平衡户,每户分得182只鸡和1套笼具,帮助牧民发展生态鸡养殖,走出了一条特色养殖与生态保护并行的致富路。

一枝独秀不是春。特色养殖的热闹景象,同样在宝格图嘎查支部书记特木热家上演。走进他家的养殖区,只见一群毛发油亮的绒山羊正低头采食,三十多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羊羔蹦跳其间,咩咩叫声此起彼伏,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特木热指着活蹦乱跳的羊羔介绍:“草畜平衡是国家采取的一项政策,我们家养殖的绒山羊特点是双羔率高、效益高,少养精养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草场压力。我家从今年4月份开始养绒山羊,效益比预想的好多了!这些羊一个月就能开始产绒,羊绒一斤能卖到128块钱,而且这品种双羔率能达到30%,羊羔产量也高。照这样算下来,一年挣个几万块钱不成问题!”

特木热养殖的辽宁盖州绒山羊,是全球公认的产绒量最高、绒毛品质最好的山羊品种,素有“软黄金”之称,在产绒量、绒纤维长度、净绒率等方面均居世界领先水平。如今,在温更镇,像特木热这样养殖盖州绒山羊的牧民已有12户。

从李胜的兔舍到照日格图的鸡笼,再到特木热的羊圈温更镇正以“庭院经济”为抓手,在草畜平衡的生态保护要求下,逐步探索出一条特色鲜明、效益可观的乡村振兴新路子,让牧民在守护草原生态的同时,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作者:吴若彤 杨洋 刘佳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昊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