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托克前旗:柠条“编织”出的绿色产业

2025-07-18 15:50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编辑:袁雅茹 作者:李昊 阿希达等

在北纬38°的鄂尔多斯高原西南,鄂托克前旗以其独特的生态哲学,在毛乌素沙地边缘奏响了一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乐章。这里,柠条与羊群构成的生态循环,不仅孕育出蜚声中外的优质鄂托克前旗羊肉,更成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样本,勾勒出新时代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壮美画卷。

“鄂托克前旗羊肉”有句广为人知的品牌口号:“羊尝百草肉自然好”。百草里就有一种非常重要的植物——柠条,它能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顽强生长,为草原的生态保护立下了“汗马功劳”。

柠条具有适应性强、耗水量低、防风固沙和耐啃食、耐践踏、营养价值高等特点,在年均降水量不足200毫米的荒漠草原,柠条以超越想象的生命力扎根沙地。它深达9米的根系如同大地的锚链,20米的水平延展编织起固沙网络,将肆虐的黄沙牢牢锁在地下。在风沙肆虐的毛乌素沙地,柠条就像一位忠诚的卫士,用它的根系和枝叶,为草原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每到五月,漫山遍野的柠条花与马兰花交相辉映,在鄂托克前旗草原上铺展出生机盎然的绿色画卷。

这株看似普通的灌木,实则是自然界的“超级营养库”。柠条的草头比较硬,但它的枝叶富含蛋白质、粗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成分,牲畜适口性较好,营养价值较高,经权威检测柠条全株粗蛋白含量达8.3%到13%,堪比玉米。柠条花的营养成分更为突出。在鄂托克前旗1395万亩的天然牧场中,55%以上的草原生长着柠条。该区域的羊食用这些牧草后,抗疾病能力强,毛质顺溜,体态健壮,为当地肉羊构筑起天然的健康屏障。

当然鄂托克前旗羊肉的美味,也离不开柠条的“加持”。智慧的鄂托克前旗牧民,创造性地将柠条与苜蓿、玉米科学配比,形成独具特色的“三草合一”黄金配方饲喂模式。这种创新不仅充分发挥柠条的生态价值与营养价值,更通过苜蓿的高效补充,造就了鄂托克前旗羊肉的卓越品质。

鄂托克前旗的探索远不止于此。当地党委、政府以“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为指引,构建起完整的柠条生态产业链:实施“百万亩柠条种植工程”,建成325万亩人工柠条林;打造4000亩育苗基地、41处种植示范点;组建32家扶贫造林合作社;建立了“柠条生态产业化研究中心”;建成6处现代化饲料加工厂,年转化柠条超万吨。

从沙地上的一株柠条,到营养均衡的饲草料,再到健康优质的肉羊,成就了一块好羊肉,最终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这条全产业链不仅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更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乌拉是昂素镇巴音乌珠嘎查的一户牧民,家有草场3800多亩,种植柠条后,在以“直接销售、原料置换、零存整取”的运营模式中,年收入增加了3万多元。像乌拉这样的农牧民很多,他们通过柠条种植、饲料加工、肉羊养殖等环节,多渠道增收致富,真正吃上了“生态饭”。

从一株柠条到一块好肉,从生态治理到产业振兴,鄂托克前旗的绿色传奇仍在继续。它不仅为荒漠化地区的生态经济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更为新时代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在北疆大地上书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美篇章。

作者:阿希达 李海萍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昊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