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黄龙县:“千万工程”带动村美民富

2025-07-21 20:45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编辑:张轩铭 作者:冯星

从山村蝶变到全域焕新,陕西省延安市黄龙县以“千万工程”为指引,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之路。一个个村庄从“一时美”迈向“持久美”,从“局部美”扩展到“全域美”,一幅宜居宜业宜游的和美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在黄龙县白马滩镇神玉村,这个曾经的普通山村,如今已是国家森林乡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依托“党建+生态+文化+旅游”模式,这里实现了“田园变景区、民房变客房、产品变商品”的华丽转身,成为黄龙县深入实施“千万工程”的生动缩影。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石。神玉村立足生态旅游优势,全力发展科普研学、康养度假、绿色培训等多元业态。2022年,抓住国家支持研学实践的政策窗口,打造印象圪崂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将研学与红色基因、绿色生态、传统文化、农耕智慧深度融合。仅两个多月,便接待1890人次,创收221.8万元,直接带动53名群众就业,还成功入选世界旅游联盟案例。

发展初期,面对村民的顾虑,8名党员带头,联合12名群众先行先试,改造58间房屋发展民宿。2022年,这20户共分红67万元,最高一户达4.6万元。真金白银的收益,打消了村民的疑虑。2023年,100多户村民主动加入民宿改造队伍,56岁的全文玲就是其中之一。

“这两年我把自家院子里的四间房改成了民宿。一到旅游季研学团、旅游团一波接一波来,房子总能住得满满当当。闲下来的时候,我就在暖山河畔找了份活干,一个月能挣3000块钱。这样一来民宿有收入,打工还有一份钱,两份进账攥在手里,心里踏实得很,往后的日子指定越过越红火!”全文玲笑着说。

神玉村通过“支部引领+合作社出资+企业运营+群众分红”的模式,建成露营基地、田园民宿、神玉书局等项目。当地的千人火锅宴场场爆满,成了全县旅游的新亮点。全年接待研学康养团队1.7万余人、散客29.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6384.56万元,带动105户群众户均增收超2万元,85名村民当上民宿管家,25名青年返乡创业,实现了农村变景区、农产品变旅游商品、农民变旅游从业者的跨越式发展。

“以前也是在外边打工,还在家看了几年娃一直没上班,去年这暖山河畔招工我就来这上班了,现在每月比以前挣得多,还是在家门口上班,挺好的。”白马滩村村民唐志梅说道。

“印象圪崂”农家乐负责人江晓明也有同感:“我之前在外地打工,累不说还挣不到钱,后来听说村里搞旅游,印象圪崂景区火起来,就回来开了农家乐。现在生意挺好,到旅游旺季忙不过来,还能雇七八个村民来帮忙,让他们也挣点钱。现在每月都能挣万把块,来了研学团给学生们教一教传统美食的制作,带着体验一下农耕文化,在家门口挣钱,比在外漂着踏实多了。”

乡村发展,党建领航。神玉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提升班子素质;成立“旅游产业”特色党小组,让党组织扎根乡村旅游产业链。通过“五级联动”机制强化网格化管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全网协同,凝聚起全村合力。同时,落实镇里的“六三三五”工程,整治乱搭乱建等农村“六乱”;建设坚持“三多三少”,发展沿河、依山、庭院经济;发挥“五级联动”机制,为64名党员设人居环境整治岗、监督岗,党员带头、群众响应,落实“门前三包”,形成全民参与的整治热潮。

神玉村村民王佼看在眼里:“这几年村里发展旅游,村里的路全部硬化了,平平整整,村里到处栽花种树,墙面上还画了咱村的老故事,现在来旅游的人多了,村民们也都自觉爱护环境,都知道村子环境好了,咱的日子才能越过越好。”

神玉村党支部书记薛增文表示:“近年来神玉村运用‘千万工程’先进经验,以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为契机,使全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提升,形成了以康养度假为主线,科普研学、休闲体育、绿色培训为支撑的旅游格局,目前,神玉村实现了农村变景区,农产品变旅游商品,农民变旅游从业者,草地变营地,民房变民宿的华丽转变,真正把群众镶嵌在旅游产业链上,让旅游成为群众致富,集体增收的主要支撑。”

白马滩镇人大主席朱军介绍:“下一步,白马滩镇将持续深化‘千万工程’建设,聚焦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目标,扎实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推动更多村实现从一时美向持久美,局部美向全域美的转变。走出一条产业发展与群众增收互相促进、乡村建设与生态保护有机统一的乡村振兴之路,真正将乡村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和美家园。”

白马滩镇作为“千万工程”的重点区域,正聚焦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目标,推动乡村从“一时美”向“持久美”“局部美”向“全域美”转变。在全县层面,黄龙县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实施、整体推进,紧盯创建目标任务,让“和美乡村”建设成果持续惠及千家万户,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让“千万工程”在黄龙县结出更多硕果。

黄龙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方冲伟说:“近年来,黄龙县突出产业培育、农村改厕、垃圾污水处理、村容村貌提升等整治重点,压茬推进‘村村和美、多村示范’工程,47个行政村率先在全省实现‘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全覆盖,梁家河村、神玉村等4个村被认定为‘千万工程’首批省级示范村,同时持续开展创建6个省级示范村,9个市级重点村。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动‘千万工程’经验落地转化,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实施、整体推进,紧盯创建目标任务,让‘和美乡村’建设成果惠及千家万户,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作者:冯星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