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研发的设施番茄智能采摘机器人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公开亮相,不仅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成果,也为呼和浩特乃至内蒙古的设施农业提供了可复制的智能化解决方案。该机器人具备自动识别和精准采摘功能,采用先进的3D视觉感知技术,能够快速判断番茄的成熟度并完成无损伤采摘。相较于传统人工采摘,机器人作业效率更高,单台设备可大幅降低人力成本,尤其适用于规模化温室种植。此外,机器人还整合了自主导航和避障系统,适应复杂温室环境,进一步提升了农业生产的自动化水平。
据了解,近年来呼和浩特市积极推动智慧农业发展,土默特左旗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采用智能化系统管理温室种植,实现纯净水灌溉和无农药生产,确保番茄口感稳定。清水河中清、赛罕区嘉仕等设施农业基地通过引入先进的数字孪生技术和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蓝莓种植的全程智能化监控,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此次番茄采摘机器人的亮相,标志着该市设施农业向“无人化”“精准化”迈出重要一步。未来,北方农牧业技术创新中心呼和浩特分中心将进一步深化与科研院所合作,引进推广智能装备,并加强科企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内蒙古设施农业的转型升级。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昊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