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牛单头48万元成交,摘得标王!

2025-07-27 18:32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编辑:张燕 作者:李丽颖 庞维双(见习)

“48万元!成交!”随着拍卖师一锤定音,来自内蒙古布林华西牛种业有限公司的一头标号为70的种公牛华西牛摘得标王,现场掌声雷动。7月25—27日,“第六届全国种公牛拍卖会暨华西牛推广成果发布会”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乌拉盖管理区成功举办。此次会议涵盖成果发布、技术交流、拍卖交易、实地考察等环节,旨在贯彻种业振兴行动,深化肉牛遗传改良体系建设。

本届拍卖会共参拍73头种公牛,最终成交62头,总成交额达1671.5万元。其中华西牛成交49头,拍卖金额1367.5万元,延续了这一自主培育品种在拍卖市场的主导地位。据了解,全国种公牛拍卖会自2018年首次举办以来,累计成交304头种公牛,总拍卖额6307.5万元,而华西牛一直以“优质优价”引领行业价值标杆,更是在2023年第四届拍卖会上创下66万元的单头成交价纪录。

华西牛能在拍卖会上持续占据重要地位,与其优良品种特性和广泛推广成效密不可分。据悉,作为我国自主培育的肉牛新品种,华西牛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平均育肥期日增重1.36公斤,屠宰率62.4%,净肉率53.9%,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自2022年全面进入推广应用阶段后,华西牛育种群体不断壮大,目前已覆盖我国13个肉牛主产省区,形成2.65万头的育种群体规模。其冻精累计推广1600余万剂,初步推算,华西牛冻精已改良肉牛700万头以上,市场占有率达22%,平均每头牛可为农牧民增收1000元以上,直接增加经济效益达70亿元。

“华西牛的育成使得我国肉牛的生产性能等得到显著提升,打破了肉牛主导品种核心种源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俊雅表示,通过“华西牛育种联合会”整合40余家企业力量,首创联合育种机制;依托全基因组选择平台和自主研发育种芯片,实现育种效率跃升;“一牛一证”认证体系更让每头牛都有了可追溯的“身份档案”。如今,华西牛的育成与推广,不仅是传统经验育种的延续,更是一次系统拥抱科技、优化育种体系的全面实践。

全国政协委员、农业农村部原副部长马有祥强调,要坚持“保母牛、强公牛”两手抓,发展肉牛产业新质生产力。随着华西牛等自主品种的持续突破,中国肉牛种业正从“跟跑”向“并跑”“领跑”跨越,为乡村振兴和种业安全注入强劲动力。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丽颖 见习记者 庞维双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