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农户企业分布点多线长、鲜活农产品时效要求高、农户企业对国外技贸措施及出口流程不熟等特点难点,近年来,福州海关深入推进“智关强国”行动,出台系列措施精准对接福建特色农产品出口需求,打造农产品出口“关地企”一体联动服务模式,助推种禽蛋、稻种、鲜切花、水果等特色农产品扩大出口,为福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智”助施策,提速增效。围绕福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加大特色食品、农产品等对外推荐注册力度,助力水产果蔬、种禽种蛋等拓展国际市场,服务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通过“关长送政策上门”、企业协调员等机制,定期开展政策宣讲,精准解决企业在政策信息方面的难点堵点;根据不同国家对农产品的检验检疫要求,主动搜集研究输入国官方要求,开展针对性技术指导,帮助企业有效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强化源头管控,帮助企业从源头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严格控制检疫风险;设立“绿色通道”,提供优先办理出口申报、查验、抽样、出证等服务,确保产品“生鲜度”,让农产品“出海”之路更顺更快。
“智”享服务,助企远航。成立关区特色农产品国外技贸措施收集小组,联合地方政府深入企业,了解企业需求,精准收集梳理企业目标市场检疫要求,提供靶向政策咨询与技术支撑。收集掌握企业目标市场国家,梳理相关检疫卫生要求,不断探索构建种源出口生产和监管模式,理顺优化种鸡种蛋出口工作流程,助力种禽种蛋顺利出口。近期,南平海关辖区企业出口13.2万枚种蛋至坦桑尼亚和塔吉克斯坦,继2024年种禽首次出口后再次实现福建省自主品牌白羽肉鸡种蛋出口“零突破”。
“智”惠强企,提档升级。结合日常监管走访,深入企业摸清困难及需求,建立问题与帮扶“双清单”。强化政策宣贯与技术指导,联合地方农业部门共同开展政策法规宣讲,为企业详细解读国外检疫要求及注册登记办理流程,指导出口农产品种养殖基地、生产加工企业健全管理体系,强化合规意识;助力三明市稻种进军菲律宾,帮助企业积极应对菲方检疫要求,指导实施熏蒸处理,针对性开展有害生物田间监测与自检自控,压实企业防控主体责任,确保产品契合进口国标准。近期,24.99吨稻种顺利出口菲律宾,实现三明地区近3年稻种首次进入菲律宾市场。
“智”协联控,固本提质。积极向福建农业部门动态通报稻种、柑橘等目标国关注有害生物名单及检疫要求,提请地方加强源头管理。与地方共享田间监测、病虫测报及管控措施情况,共同研究探讨种植养殖基地有害生物和动物疫病等的联合监测与不合格调查处置,深化疫情数据、不合格信息互通与核查反馈,筑牢源头管控防线。发挥关区茶叶、竹木制品特色农产品优势,加强与地方农林部门的联合监管帮扶、协同联动。2025年以来,指导帮扶武夷山海关辖区茶企出口至俄罗斯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超千万元,竹企出口竹牙刷、竹剃须刀等“以竹代塑”“以竹代木”产品近百万元。
“智”检提速,护航通关。落实海关“协调员”制度,提供“一对一”精准帮扶,加强企业信用培育,引导企业用足惠企政策。综合运用“绿色通道”、预约查检、优先查检机制,大力拓展远程视频查检、检验检疫证单“云签发”覆盖面。持续推广出境竹木草制品远程视频查检及企业分类升级经验,力促通关再提速。2025年上半年,参与项目的闽北3个隶属海关开展竹木草制品远程视频查检超300批次,占比全关区60%以上;运用“云签发”模式签发农产品植检证书、动物卫生证书等证单达3000余份。
作者:王丽芬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蔡茂楷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