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动态 详情

《2025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发布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张轩铭
  • 作者:安澜
  • 2025-08-01 11:12:55

近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斯亚贝巴召开的联合国粮食体系峰会+4(UNFSS+4)阶段成果总结推进大会期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粮食计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发布《2025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

据报告估算,2024年全球饥饿人口规模在6.38亿至7.2亿之间。根据点估计法测算,全球有6.73亿饥饿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8.2%,较2023年减少1500万,较2022年减少2200万,呈现稳步下降趋势。

全球不同区域存在显著差异。亚洲饥饿人口数为3.23亿人,食物不足发生率由2022年的7.9%降至2024年的6.7%;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区域的饥饿人口数为3400万,食物不足发生率由2020年6.1%的峰值降至2024年的5.1%。相比之下,非洲多数次区域和西亚的饥饿人数在持续上升。2024年,非洲饥饿人口比例突破20%,3.07亿人食不果腹;西亚地区约有12.7%的人口(超过3900万人)遭受饥饿。

据预测,2030年全世界将有5.12亿人面临长期食物不足问题,其中非洲人口占近60%。五家联合国专门机构警示,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2(SDG 2)提出的“零饥饿”愿景仍任重而道远。

2023年至2024年间,全球中度或重度粮食不安全发生率由28.4%降至28.0%,这一指标反映了调查对象在一年中特定时期获取充足食物困难程度,尽管有小幅下降,但受影响人口基数依然庞大——达23亿,较2019年高出3.35亿,较2015年高出6.83亿。在全球层面,以及在几乎所有区域,农村地区的粮食不安全状况比城市地区更为普遍,且受其影响的女性多于男性。

食品价格通胀:成因、影响与对策

近年来食品价格高通胀是粮食安全形势复苏乏力的关键因素之一。自2020年起,全球食品价格通胀始终高于整体通胀水平。2020年12月至2023年1月,全球食品价格通胀率中位数由2.3%飙升至13.6%。2023年1月,全球食品价格通胀较整体通胀率(8.5%)高出5.1个百分点,两者差值创下历史峰值。低收入国家的通胀压力更为严峻,2023年5月食品价格通胀率一度触及30%。

2023年至2024年,食品价格持续上涨推高了全球健康膳食平均成本,达到人均每日4.46购买力平价美元,高于2023年的4.30购买力平价美元和2022年的4.01购买力平价美元。尽管食品价格有所上涨,无力负担健康膳食的人口总量由2019年的27.6亿人降至2024年的26亿人。

然而,这种改善呈现不均衡特征。在低收入国家,健康膳食成本涨幅显著超越较高收入国家,导致无力负担健康膳食的人数由2019年的4.64亿增至2024年的5.45亿。在中等偏下收入国家(不含印度),此类人口规模五年间由2019年的7.91亿增至8.69亿。

报告系统揭示2021至2023年间食品价格飙升的深层动因及连锁反应,并重点评估其对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的深远影响。报告强调,此前各国以大规模财政刺激与货币宽松为主的政策应对措施,叠加乌克兰战争和极端天气事件影响,共同推动近来通胀压力持续上行。

报告建议,应对食品价格上涨所产生的多重影响,预防未来出现通胀,有必要采取政策措施组合拳:

精准采取限时财政举措,如对必需品实行临时性减税和社会保护计划等,以保障弱势家庭生计;这些干预措施应当与政策大框架保持一致,包含明确的退出战略和完成目标,并开展认真监测,确保能真正惠及消费者。

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关联起来,出台公信力强、透明度高的货币政策,加上完善的财政干预措施,以保障市场稳定性。战略性公共支出(包括对粮食安全和营养的投资)以及务实的财政规划有助于加强韧性,保障经济长期健康。

投资农业粮食科技研发,仓储、运输与生产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市场信息系统建设等领域,以提高生产率,提升供应链效率,提高农业粮食体系的韧性。

作者:安澜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