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观点 详情
医养融合,农村需要大力发展
  • 来源:农民日报
  • 编辑:兰宇
  • 作者:严国进
  • 2021-09-08 14:56:48

现阶段,各地城市社区健康养老服务机构已越来越多,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城市老年人晚年幸福生活需求。但据调查了解,农村健康养老服务还有待完善。

其实,农村老年人更需要健康养老服务,更应让医养融合“平民化”“农村化”。这是因为,一是相当一部分子女在外打工,无暇照顾老年人;二是不少农村老年人罹患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支气管哮喘等慢性疾病以及老年心理疾患,亟需诊治,实施规范健康管理。

时下,各地相当一部分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还没有很好地开发、利用农村老年人医疗卫生保健资源。主要表现在:一是有些地区没有明确专门医护人员、生活护理人员,也没有开设专门老年病区收治老年人,负责提供老年人一日三餐,并专门聘请护工照料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二是对辖区内养老福利机构关爱不够,不能定期安排医护人员到养老福利机构为老年人义诊、健康讲座、健康检查。三是对辖区内居家老年人,特别是有病的孤寡老人、“空巢”老人上门健康服务不到位。

近年来,一些地方也在积极探索医养结合工作,推进养老院和乡镇卫生院“两院合一”,通过合理配置民生资源,探索医疗康护与养老深度融合、“互联网﹢健康养老”,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一是在医养康护一体方面,探索“两院一体”的新型医养结合模式,由敬老院和卫生院组成联合体,实行医疗机构托管敬老院,整合卫生、民政、慈善、医保、企业等多方面资源,实现医疗、养老、康复、护理无缝对接。卫生院医养中心内部区域设置上突出功能分区,设有治疗区、护理区、康复区、安宁疗护区,对不同身体状况的老年人实现分区管理,疾病加重时转入治疗区,病情稳定后又可转入康养区。

二是在互联网助力养老方面,面对不少农村老年人青睐居家养老状况,充分利用“互联网﹢健康养老”手段,由政府搭建智慧健康养老云平台,配备智慧随访箱,打通居家养老的“最后一公里”。老年人在家通过智能手环、智能手表、远程心电监测设备、智能血压监测仪、床头一键呼叫器等智能终端,可享受紧急救援、健康监测、健康管理、生活照料、远程访问、上门诊疗等服务。

三是在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方面,一些地方建成多处口袋公园、小广场,方便老年人开展广场舞、健身秧歌、太极拳等文体活动。当地卫生健康部门还举办健康大课堂,帮助老年人了解健康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特定节日,志愿者服务队还会来到老年人身边,开展助老服务。此外,各医养结合机构与胶州市心理康复医院签订心理专科联盟协议书,设置心灵港湾,提供针对老年人的心理咨询服务。

这些医养融合的举措,无疑让农村老年人生活更舒心,让农村老年人享受温暖的健康养老服务,拓展了农村老年人健康服务内涵,彰显了关爱农村老年人的正能量,为各地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样本。

为了更好地激活农村老年人医疗保健卫生资源,为农村老年人打造最短健康服务圈,做活、做新医养融合这篇文章,让农村老年人健健康康地安度晚年,各地都应多向医养发达的地区学习创新思维,在试点农村医养融合的基础上,尽快让医养融合在农村遍地开花。

当然,各地各级政府要唱好“主角”,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出台政策,加大投入,确保人、财、物、机构到位,更好地统筹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资源,让更多的农村养老院设立定点卫生室,并通过互联网助力农村养老服务,确保农村老年人随时享受便捷低廉的医疗保健及生活照料服务。

同时,各乡镇卫生院也要充分正视现有病床利用率不高、有闲置病床的实际情况,开辟新的医疗服务市场,增设养老保健科室,设置老年病区、老年人家庭化病房,“院中有院”,实施医疗养老,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还能缓解养老机构供不应求,老年患者赖在大中医院不愿出院的现状。对辖区内养老福利院不能不闻不问,要主动上门与其建立业务协作机制,随时为其提供医疗保健及健康检查服务,为农村老年人增加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及健康随访次数。

另外,要调动现有农村家庭医生健康管理团队力量,在村(居)干部的配合下,调查、掌握、登记各村(居)需要“家庭病床服务”的农村老年人清单,然后视病情分类实施“家庭病床服务”,并与其签订协议,定时上门实施零距离医疗、护理、康复治疗服务。

作者:严国进(江苏省东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45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