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观点 详情
农见度:曼哈顿改名曼哈屯,是赌气,还是高级黑?

  • 来源:农见度微信公众号
  • 编辑:李沅津
  • 作者:何兰生
  • 2019-06-29 15:07:45

近来,海南、陕西、河北、广东、浙江等地开展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对居民区、大型建筑物和道路、街巷等地名中存在的“大、洋、怪、重”等不规范地名,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处理。这件事在网络上引起正反两方面的议论。

友农君向来对新闻事件敏感,对这件事自然不能不发表意见。这不,电话就来了:太好了,早该整治了,一个中国人的地方,起什么洋名?一个小县城,小集镇,也曼哈顿、欧洲城,唐诗宋词里那么多好词,为什么都不用,偏偏用一大堆莫名其妙的洋名?有的小镇,连洋人的毛也见不着,连洋文化的影子也看不到,也起个假大空的洋名,分明是崇洋媚外。不过说他们崇洋媚外也不是很准确,他们其实是崇欧媚美,你看,就没有多少起非洲、亚洲洋名字的。

友农君愤世嫉俗已成习惯。不过他说的这个,也确实是近些年来一些地方建设中的乱象。看起来是开发商哗众取宠、夸大其词的营销,但其本质是一种社会心理的反映。虽然不至于月亮都是外国的圆那样夸张,但对欧美从物质到文化的仰慕,已经浸染到一些人的骨子里,甚至反讽到,无论是崇洋的,还是民粹的,虽然一个是逢洋必赞,一个是逢外必骂,但洋、外在他们心目的重要地位是一样的。作为一个五千年的文化大国,强化我们的文化自信,是走向民族复兴的基础和标志。可以从这个角度理解清理整治地名乱象的必要性。

但在这过程中,好事一定要办实、办好。我们这方面的教训太多了。明明是好经,却被念歪了,政策执行过程中或因求快、萝卜快了不洗泥;或因一刀切、一阵风、运动式;或者,开始时嗓门大得很,一遇舆情沸腾,就慌了手脚,应对失措,甚至被裹挟、转而跟风,忘记了其当初为什么出发,来了个自己打脸。这次整治不规范地名中,一些地方本来理直气壮,却因为处置瑕疵,又回应舆论不力,频现败象,已成尴尬骑虎。有的地方规范地名中,改掉假大空的洋名是对的,但不要洋名,就一定要土得掉渣的土名吗?正如友农君所言,唐诗宋词里那么多典雅文艺的名字不起,偏去起土哈哈的名字?有地方把曼哈顿改名曼哈屯,不是他们没文化,我看是有人在赌气,故意起个土名来寒碜你,甚至是一种高级黑的表现。就是把你一件正当的行为往极端里推,推到众人都认为不可思议的地步,从而达到否定你的目的和效果。可惜一些地方的做法实在是授人以柄。其实,有些事情操之太急、太切,往往事倍功半。纵是好事、正义之举,也要考虑到社会承受力,这个承受力不仅是对社会公众说的,其实也是对施政者自己说的,就是你准备好了吗?如果反对的声音很大。所以,事前必须反复沙盘推演,要问自己,你准备充分了吗?你这样做,有没有充足的法理和政策依据?如果出现舆情物议,怎么应对?要不要先做好舆论动员?底线可不可以考虑老名老办法、新名新办法?或者,对影响恶劣的坚决改之,对时间较长、群众已经接受的弹性处理?等等这些,都是做一件正当事、一件好事,所应该做的预习功课。做实事最难,难就难在这里。

中国人向来讲名不正则言不顺。夫名字,关系一个人、一个地方的形象,不可谓不重。但名字也向来是时代氛围的反映,新中国七十年,人的名字从建国、国庆,到卫东、文革,再到1980年代流行起单字,男孩叫伟、凯、杰,女孩叫娟、芳、娜,再到后来琼瑶式名字,以及现在都有父母姓连在一起的新复姓。地名也是一样,从反帝、反修、建设,到恢复传统地名,展现的是时代的漫漫变迁。我们现在适逢民族复兴的新时代,展现中华文化的自信,一定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醒目标志,人名、地名自然也要体现这种文化自信,不让那些假大空的洋名字泛滥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应有之义。

当然,文化自信不是盲目自信,不是排斥外国文化。一个伟大的文化从来都是吸纳一切优质的营养,中华文化也是这样一路走来的。我们建设新时代的文化自信,也一定要吸纳世界各地的优秀文化,这也是改革开放的一个经验,需要我们始终坚持。但重要的是,我们怎么对待域外文化?还是要“拿来”,不能“搬来”。拿来”的为我所用,助我成长;“搬来”的我为它所累,压坏坑死我。

过去翻译家强调,翻译外国作品,一定要“信达雅”,也就是一要准确,二要顺畅,三要文雅,这既尊重了原著内容,又适应了本土文化,某种程度也是一种拿来主义。所以看看先贤翻译的洋人的地名,很多都与中华文化做到了无缝对接,就像枫丹白露、香榭丽舍,虽然是洋人的地名,但怎么看都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典雅蕴藉,都是诗经宋词里面的意象。所以说,不是排斥洋名字,排斥的是那些假大空的洋名字、那些没文化的假洋鬼子名字。

友农君深以为然地说,希望有关部门在审核那些小城镇的地名、楼盘名、小区名时,坚决堵住那些假大空的假洋鬼子,以后起名,也要按照你说的“信达雅”原则来起。我看,那些假洋鬼子,首先就够不上“信”,不符合事实啊,你这地方跟人家欧洲一毛钱关系也没有,房子长得也不像欧洲,凭什么起个欧洲名字?这就是不“信”!你那名字佶屈聱牙,念着嘴里都拌蒜,不知所云的,也够不上“达”,“雅”就不提了,更谈不上。

反对假洋鬼子,并不是要回到土财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崇尚美,渴望品味,期盼好生活,这是社会主流价值的所在。赌气式的改名,说它没文化是轻的。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