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兽医故事 详情
兽医故事|猪倌老朱

  • 编辑:刘梓宪
  • 作者:汤景常
  • 2020-12-16 10:44:10

193369040366814125.jpg

老朱近一个月没有吃上肉了,为啥?猪肉贵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老朱是猪倌,养猪的,在“非洲猪瘟”盛行时期,养猪人谈非色变,不敢聚会,不敢买肉,不敢窜门,甚至喂猪也要洗澡换衣服,生怕把瘟气带进猪栏。老朱养了大半辈子猪,这么可怕的疫病,头一回遇着,猪价这么高,也头一回遇着。

“二十二块钱一斤的猪生,老朱一头肥猪就赚4000元。”有人给老朱算了算,“二十头猪就赚了八万!”“可以买一辆新车了。”有人这样说。

“买什么新车?”老朱白了那人一眼,“连个儿媳妇也八字没一撇!”

老朱的儿子小朱都三十了,刚刚说成一门亲事。是隔壁村的,当时,姑娘问,县城有没有房,家里有没有小车。媒人是小朱的远房表姑,她不敢说没有,搔了搔头,想了一会,突然说,他家有猪!她知道,猪肉一涨再涨,猪成了稀缺资源,便脱口而出。姑娘便仔细问有多少头猪。老朱一谈到猪,便如数家珍,有多少头大肥猪,有多少头架子猪,有多少头小猪仔,有多少头母猪,母猪一年生二胎,一胎生多少头,听得姑娘心花怒放,立即应承了婚事。

答应归答应,二十万的聘礼是老规矩,老朱满口答应下来。

二十头架子猪还有一个月就长成大肥猪了,按现在的行情,离二十万差不离了,不够的话,他就再卖一窝仔猪凑够数。栏圈里的猪养了会生,生了会长,儿子的婚事却不等人,过了这个村就没了这个店,现在有这个店了,他可等了足足五年哟。

小朱二十五岁那年,说过一门亲事,也是远房表姑做的媒,那时候相亲的姑娘正好是小朱的初中同学小琴,既然是同学,彼此也了解,很快就谈婚论嫁,俩人也你情我愿,遮遮掩掩就住到了一起。

渐渐地,小琴的肚子凸了起来,她父母便催促老朱抓紧凑够彩礼钱,让小琴结婚过门。

正巧,那时候,猪价低迷,一斤才四、五块钱。老朱算了一下,就算把大肥猪和小猪一同出卖,也凑不够彩礼钱,老朱想等等看,让猪价回升了再卖,按往年的经验,猪价跌了之后必会回升。可小琴的父母认为老朱是在用缓兵之计,等小琴生产了,既成了事实,想赖账。小琴的父母一气之下,迫小琴去打了胎,还把她嫁到了外地。小琴嫁到外地过得很不如意,常遭丈夫的暴打,小琴不忍凌辱,还投过二次河。

小朱一直想着小琴,听到小琴的遭遇,更是放不下她。五年来一直不肯去相亲,你跟他一提相亲的事,他就跟你急。

老朱五年来一直为小朱着急,看到小朱这个样子,总是自责不已,恨自己选择了养猪这个行业,挣不来钱,而且一条道走到黑。老朱一直来一边养猪,一边耕着责任田,虽说耕田也不挣钱,可老朱没有摞荒,他说,他用猪粪下田作基肥,看着绿油的庄稼以及金灿灿的谷穗,他就觉得无比舒服。他常对人说,人只要活着舒服了,何必计较赚多赚少呢。

老朱家一直没有断过猪,在那个年代养一头二头,喂潲水,养一年才出栏,他常说,穷人莫断猪。虽然那时候,猪养大了上交国家,政府奖励你棉被、布匹什么的,逢年过节还会分你几斤肉票,一家人总算可以解解馋。老朱说,他看到猪就兴奋,看到仔猪降生,看到猪仔一天天长大长肥,他心里就美滋滋的,比喝蜜还甜。

卖猪的欢喜劲没过多少日,老朱就接到村干部送给他的通知,通知上说,他的猪栏影响了村里的环境,不利于乡村文明建设,要老朱限期搬离。

老朱二话没说,立即把通知书锁进了抽柜,连老伴和儿子也不知道这事,随即把猪栏里所有的猪都卖干净了。并在当天晚上,就交齐二十万的聘礼。

一个大好的日子,无风无雨,秋高气爽。一架挖掘机开到了老朱的猪栏旁。同时,老朱的新媳妇在“噼里啪啦”的炮竹声中进了家门。

炮竹声远远盖住了挖掘机挖掘的声音。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