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桐乡市是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起源地,乌镇镇是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在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乌镇镇以“乌镇管家”云治理平台为抓手,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治理手段,赋能乡村智治,创新治理模式,提升治理能力,构建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乡村治理实践中,“乌镇管家”发挥了独特优势,取得了明显成效。
乌镇镇位于浙江省桐乡市,是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全镇总面积110.93平方千米,辖26个行政村和4个社区,总人口约8.7万。201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3亿元,财政总收入12.5亿元。近年来,为解决基层治理体系效率不高、资源不匹配等现实问题,乌镇镇党委、政府在全镇108个网格中发动村民组建“乌镇管家”队伍,建立乌镇管家云治理平台,并将“乌镇管家”和云治理平台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和民生服务工作中,用“指尖”与“脚头”共同构筑“平安堡垒”,构建“四治融合”的治理体系,为乌镇乡村治理凝聚起强大力量。
一、夯实基础,优化生态,激发乡村智治内生力
一是集发展之势筑牢智治之基。近年来,乌镇镇不断加强智慧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已接入26条万兆级光缆,建设WIFI点位5408个,实现免费WIFI大范围覆盖,建设有10个5G基站,安装有智能窨井盖52个,智能消防栓62个,智慧烟感1?591套,治安监控3000余个,在全省率先建立“人脸识别”智慧小区,建成包含电信、联通、移动三家运营商的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经过多年努力,乌镇乡村智治基础设施支撑能力不断提升,智慧网络基础设施全国领先,成为名副其实的“智慧小镇”。
二是聚争先之力组建智治队伍。乌镇管家是伴随世界互联网大会而生的一支基层自治力量,目前,全镇共有乌镇管家3724名,按照“十户一员,一梯一员”的要求布建,共有管理小组31个,工作站108个,基本实现横向到边、竖向到底、不留盲区的工作格局。“乌镇管家”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按照“四清四报”要求,通过“三站合一”“线下收集+线上报送”等多种渠道,有效覆盖以往工作模式里难以触及的领域,扫除了信息收集的盲点。疫情期间,乌镇管家综合运用“网格化+大数据”手段,牢牢筑起“疫情防控墙”,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出了突出贡献。
三是拓创新之路建立云治理平台。“乌镇管家”云治理平台是乌镇镇乡村治理的“神经中枢”,汇聚25个部门、20多个平台的数据和13项条线功能,作为乌镇打造为全国智慧小镇样板地的重要载体,如今已经形成“1+4+X”中心模式。“1”是指“一个中心”,由社会服务治理联动和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两大功能合成;“4”是指“四个平台”,由数据集成平台、监测预警平台、分析决策平台、共治服务平台组成。“X”是指云平台对治安、安监、民情等相关基础数据进行整合,构成一张“社会治理大网”。云平台建成以来信息处置率达100%,实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图1桐乡市乌镇镇乡村治理“神经中枢”——乌镇管家联动中心
二、协同互促,四治融合,书写乡村智治新篇章
一是“智治+自治”,聚合力增活力。“乌镇管家”通过乌镇管家云治理平台接收上报信息,并进行信息筛选,分类派送职能部门或智能终端处理,大幅提升乌镇管家治理效能。截至目前,已处理各类信息58455条,其中民生服务类信息50499条,安全隐患类信息1781条,矛盾纠纷类信息1803条。如乌镇镇陈庄村乌镇管家队伍志愿开展巡河服务,通过配备搭载有传感器的“白天鹅”,24小时监测所在河道的水环境,并上传至云端,通过可视化平台显示实时数据、历史浓度变化并进行水质数据分析。在发生指标异常时,无人船可自动启动巡河模式对污染源进行追踪溯源。
二是“智治+法治”,提效率强保障。乌镇镇充分利用乌镇民情、浙里调小程序、ODR线上矛盾化解平台等科技手段,构建“互联网+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模式。乌镇管家调解员在开展每日排查时,熟练运用乌镇民情公众号处理矛盾纠纷或苗头隐患,现场开展调解工作。如银杏社区钱某因洗手台劈裂问题与房东发生退租纠纷,通过民情平台上报了该问题,乌镇云平台接收到信息后,立刻指派就近的乌镇管家调解员徐师傅前去调处纠纷,经过一系列谈话沟通,双方最终握手言和。
三是“智治+德治”,植民风扬正气。开展“微嘉园”平台积分管理,村民通过该平台反映问题、在线议事、获知最新政策、招工信息。每日登录平台、上报事件、建言献策均可加分,积分可以到村委会换取牙膏、洗衣液等生活用品,亦可以兑换平安保险、合作医疗补助、文化礼堂租借、家宴费用减免等社会服务。平台使用以来,全体村民形成相互监督、自我管理的良好行为。如在横港村,智能垃圾分类站特别吸睛,村民们可以通过人脸识别、图像识别等AI技术,自动识别垃圾是否正确分类。智能垃圾分类站还与村民个人信息绑定,每次投放垃圾,都会在微嘉园电子积分卡上进行信息登记,记录村民垃圾分类数据,达到一定积分后予以奖励,而分类错误达到一定次数,乌镇管家还会上门进行宣传教育。
三、全域深化,拓展运用,打造乡村智治共同体
一是实现医疗服务“触手可得”。建立乌镇智慧养老综合信息平台,运用智能物联健康信息系统,实现智能家居照护、SOS跌倒呼叫与报警定位、网络医院预约挂号及网上会诊等功能,通过集纳线上线下系统,乌镇把各村社散居的老人通过“网”连在一起,建起一个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形成综合、立体、以居家养老服务为主导的智慧化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同时,乌镇建立全国首家互联网医院,“在家就能挂上专家号”已成为现实。
二是打通公共出行“最后一公里”。建立智慧交通诱导系统,通过合理规划进出镇区运行路线,在主要道路设置停车场引导及停车位数量实时显示电子屏,落实乌镇主要道路标牌、标识建设;推进低碳便捷出行,通过手机扫描,租赁公共自行车,实时查看所有公交车位置、线路,科学安排候车时间,方便公共交通出行。开通全球首条城市开放道路“5G自动微公交”示范线路,正式投入使用世界首辆商用智能驾驶汽车,解决(村)居民回家“最后一公里”痛点。
三是完成法律服务“时空跨越”。建立全国首家互联网司法所、全省首家5G智慧法庭,创新推出“24小时法超市”等智慧应用。通过网络信息化操作平台,实现网上立案、网上受理、网上庭审,切实做到“最多跑一次”。乌镇法庭利用智能语音识别系统,配合现有高清数字法庭系统、庭审录音备份系统和“审务云”,形成“视频+音频+文字”的全链路、多层安全、同步识别智能记录系统,庭审记录方式从“绿皮车时代”迈入“高铁时代”,庭审同步录音录像达100%,庭审记录改革适用率达80%。
图2桐乡市乌镇镇24小时法超市提供全天候法律服务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