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典型经验·贵州 详情

贵阳市开阳县南江乡毛家院村:按照“一二三四五思路” 提高乡村治理水平

  • 来源:农业农村部
  • 编辑:刘杰
  • 2022-01-26 18:45:01

  编者按:南江乡毛家院村紧抓脱贫攻坚,以农村“三变”改革为抓手,大力实施乡村整治,强化党建引领,夯实了基层党建工作。坚持两个原则,健全了民主管理制度;开展三联行动,改善了群众生活水平;实施“四大工程”,提升了乡村治理能力;做到五个到位,确保乡村治理效果。按照“一二三四五思路”,不断提高乡村治理水平。


  毛家院村位于贵阳市开阳县南江乡北部,距南江乡政府所在地 12 公里,距开阳县城 13 公里,辖 26 个村民组 1028 户 4228 人,其中少数民族 1889人,占比 45%。2017 年,毛家院村被列为贵阳市 20 个特别困难村之一,原有建档立卡贫困户 46 户 160 人,是脱贫攻坚战的前沿阵地。

  为此,毛家院村奋力脱贫攻坚,大力实施乡村整治。该村紧紧抓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契机,推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确立了“农旅养一体化”发展思路,使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观,乡村面貌发生了明显改变,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美丽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步形成。2019 年,毛家院村实现全部脱贫,一跃成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一、强化“一个引领”,夯实基层党建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毛家院村把党组织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建强战斗堡垒。建立以村党组织为领导、自治组织为基础、群团组织为纽带、群众为主体、社会组织为补充的“一核引领、多元共治”乡村治理体系,促进法治、德治、自治有机融合,实现基层党建与乡村治理一体化。

  二、坚持“两个原则”,健全民主管理制度

  一是坚持依法治村原则。加强教育引导,奠定信法、遵法、用法、护法的群众基础。采取群众大会、广播等方式收看法治节目,宣传法治故事,推广法治机制,开展法治宣传活动,让广大人民群众知法懂法;其次是用法律规范村民行为、化解各种乡村矛盾和问题、规范村规民约,积极维护村民权益,使每一项工作任务都在法律法规的框架下开展,推动村级各项事业在法治化、规范化的轨道上运行。建立在法治下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的乡村安居环境,让群众愿意用法。

  二是坚持民主协商原则。坚持民主协商、有事共议的基层自治理念,以“提议、告知、协商、决策、反馈、监督”的民主形式,引导村民广泛参与,保障村民的决策权。建立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级议事协商制度,形成“大事共议、实事共办、要事共决、急事共商、民事共调、难事共解”的多层次协商格局。现该村村支“两委”班子成员共有 7 名,分工明确,支书主任包片联系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工作,各班子成员各负其责。

微信截图_20220123221331.png

图1 开阳县南江乡毛家院村

  三、开展“三联行动”,改善群众生活水平

  一是民事联解。建立民事联解制度,组建矛盾调解员队伍,由村“两委”干部及部分为人正直正派的群众组建民事联解小组,帮扶单位和乡镇参与其中,对需要通过民事联解的事项进行清单管理,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

  二是产业联抓。按照“农旅养一体化”的发展思路,建立以产业选择、技术培训、标准种植、田间管理、产销对接等为主要内容的标准化、规范化产业发展体系,先后引进贵州四季硕果、贵州硒香菌、水上乐园等项目落户毛家院村,年种植五彩泡椒 1000 亩、年产食用菌 300 万棒,水上乐园年接待游客 3 万人次。目前,毛家院村发展的产业已覆盖 26 个村民组,实现全村 46 户贫困户全覆盖,带动就业 4000 余人,每户年均可实现增收4000 余元。

微信截图_20220123221318.png

图2 村规民约

  三是新风联树。引导群众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组建环境美化服务队、歌舞队、红白理事会等社会组织,自发有序地组织打扫卫生、开展文娱表演和治理办酒席乱象。完善乡村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通过劝导、协议等方式已调解、化解矛盾纠纷 53 件,共开展“道德讲堂”40余场次,评选表彰“身边好人”等 6 人,营造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将滥办酒席惩戒措施纳入《村规民约》,大力整治不良风气。

  四、实施“四大工程”,提升乡村治理能力

  一是实施“强基工程”。加强村干部队伍梯队建设,注重后备力量储备,培养和发展一批思想政治素质好、致富能力强的青年骨干农民,并纳入村干部后备队伍。截至目前已吸纳 2 名返乡青年和返乡大学生到村“两委”队伍,重点培养入党积极分子 4 名,吸纳预备党员 2 名,增强了党支部战斗力。

  二是实施“平安工程”。加强村级法律服务供给,深入推进“法律进乡村”活动,开展农村法治宣传教育,设置法治宣传专栏,定期出刊与村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案例,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具体事例“以案说法”,达到普法目的。

  三是实施“连心工程”。组织开展了“支部联党员、党员联群众”活动,推动村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发挥引领作用,倡导村民做爱心传导者。加大了村集体经济对公共事务的反哺力度,协调帮助贫困学生圆梦大学,组织开展老党员、困难党员和贫困人员慰问,做好老年人、残疾人、青少年及特殊困难群体等重点对象的服务工作。

  四是实施“阳光工程”。健全村级重要事项、重大问题由村党组织研究讨论机制,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梳理村级事务公开清单、健全村务档案管理制度,建立了村级事务“阳光公开”监管平台及“村民微信群”等群众广泛参与监督的平台,加强群众对村级权力的监督。

  五、做到“五个到位”,确保乡村治理效果

  一是责任落实到位。加强乡村治理组织领导,把乡村治理纳入全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压紧压实村党组织主体责任、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村“两委”班子具体责任和帮扶单位的帮扶责任,切实把乡村治理责任扛在肩上。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工作纳入乡村振兴考核内容,将其作为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必述内容,推动责任落实到位。

  二是学习宣传到位。通过院坝会、宣讲会等方式,加强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等会议精神的学习宣传,推动精神实质深入群众心中,加强对毛家院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的宣传,增强群众荣誉感和乡村治理“主人翁”意识。

  三是沟通协调到位。加强部门联动,建立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协同推进机制,由县级层面牵头成立领导小组,由农业农村工作部门负责牵头抓总,强化统筹协调、具体指导和督促落实,注重把职能部门的项目、资金、资源、人才等向毛家院村倾斜。督促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积极同上级各单位、各部门沟通协调,强化政策、资源、力量配备,做好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四是要素保障到位。拓宽农村社工人员来源,加强乡村治理人才队伍建设,聚集各类人才资源,加强乡村治理经费保障,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禁职能部门把责任甩到村级。

  五是总结提炼到位。针对性吸收乡村治理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结合毛家院村的实际转化运用。及时总结提炼毛家院村在乡村治理中强化党建引领、发挥党员作用、动员依靠群众等方面的好做法、好经验,构建群策群力、群防群治的工作格局。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研究,在村级能力范围内提出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需要上级支持解决的应及时上报。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