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专题论坛 详情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马德华发言

  • 编辑:张燕
  • 2023-02-11 15:00:00

DSC_3347.JPG

2月11日,由全国农业企业发展联盟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农业企业家峰会”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图为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马德华发言。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戴军 摄

马德华:

尊敬的尹部长,各位企业家,各位同事:

大家下午好!我分享题目是“科技为本,金融为用,做大做强种业产业”。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数据显示,中国种子对农业的贡献率在45%左右,而世界领先的国家在60%左右。中国农业要振兴,种业必须振兴。我们提出国家粮食安全来源于土地,来源于技术,技术包括两方面,种子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从过去五十年和未来的十年中看中国种业将怎样发展?

从三个方面向各位汇报:第一个是国际种业是怎么发展过来的?第二个中国目前种业面临的形势是什么样?第三个隆平高科在过去的几年中做了哪些事情?

一、科技与资本。

国际种业中可以看到科技和资本是推动种业发展的两大动力。从科技的角度大概经历了几个重大的科技突破。第一次并购浪潮就是因为科技的突破而形成的。第二次、第三次无一不是因为科技的突破才不断把国际种业公司一步步整合到现在,从1996年第一次转基因开始,国际种业整合迅速加速。后来一些企业看到了产业发展的前景,迅速地把大量的产业资本投入到种业中,形成了第一次大的并购浪潮。十年以后,大概在2007年,基因组选择技术其实就是数字技术引进了种业,又形成了第二次整合。第三次,基因编辑技术,在作物领域里面广泛地应用,又引起了一大波的全球范围内的整合,包括隆平高科并购了陶氏的巴西业务,包括中化并购先正达,都是在这个时期发生的。多技术融合使得世界种业整体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可以看到世界十大种业企业,图中球的大小就是它的规模大小,目前是两超四强,隆平高科是比较小的,排在第九位,也是并购来的。所以世界企业的发展史是一部资本和科技共同推动的发展历史。

二、环境与机遇。

中央和政府重视的程度空前,目前迎来了中国种业发展的黄金时期。2000年我国出台种子法,在那之前中国种子是没有法律的。到2011年又有一个8号文件,强调种业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到了2020年疫情以后有17个国家禁止粮食出口,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国家必须确保粮食安全这个信心,所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2020年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出台了一系列种业振兴的文件,打好种业翻身仗。到2021年7月9日,深改委提出种业振兴,一系列的举措来推动中国种业的发展。政策是空前的有利于中国种业的发展,有“十四五”工程,有核心重大项目,有人才计划、金融支持、制种大县,这也是农业农村部从种质资源、法律、政策支持、制种大县每年给20亿,支持我们国家甘肃、湖南等很多有优势的省份都拿到了支持。

法律环境逐步与世界接轨,大家可能知道,过去种子法对种子创新企业的保护力度是不够的。过去的几年里面,频繁地出台了一系列和国际接轨的法律法规,确保创新企业的知识产权得到保护,特别是配合新种子法出台了一系列司法解释,比如从严从快打击盗版侵权的行为,使得中国种业的执法、司法环境大大改善。特别是转基因技术今年开始布局,隆平高科在这个过程中抓住了先机。

技术应用也是空前的,我们在智慧育种方面和国际差距并不大,这几个大的领先领域中国都在快速跟上,所以中国种业发展的春天应该从技术环境、政策环境、法律环境都具备。

中国是世界上著名的种子发源地,很多作物是起源于我们国家的,所以中国本身种质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再加上国家重视,建设国家种质资源库,各省也在建种质资源库。未来种质资源方面是不落后于国际,现在还有距离,未来的研发,对种质资源的评价、利用,是中国特别是科研院所需要加强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三、实践与展望。

隆平高科过去几年做的工作向各位作一个汇报。隆平高科的发展也是遵循国际种业发展的规律,特别是中信集团成为我们的大股东以后,我们在国内把一些领先种业企业都并入到隆平高科旗下。比如说玉米方面,最好的联创种业,目前是隆平高科的控股子公司,水稻包括亚华、恒茂、隆平种业都是隆平高科的子公司,我们在水稻方面是妥妥的创新的领头羊。蔬菜方面,黄瓜、辣椒、甜瓜、南瓜都是创新能力很强的,包括谷子、食葵,市场份额连续十三年排在中国种业的第一位,是中国种业的明星企业,巴西排在第三位,全球进入世界前十,如果把巴西纳入到隆平高科的报表里面去的话,大概会排在第七位。

国家种业振兴计划里有一个振兴企业,水稻、玉米、食葵、谷子都振兴企业里面去了,包括华智也在里面。

企业创新能力方面,我们花了非常大的精力、物力、财力、人力建立自己的创新体系,隆平高科构建了自己的育种平台。大家知道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来自于创新能力,对种业企业来讲创新能力就是是否能够持续推进领先的作物品种?在中国的杂交水稻里排在前十的有七个是来自于隆平高科,前六位来自于隆平高科,所以我们水稻的创新能力是国内领先,是国际领先的。我们的玉米,前十位来自于隆平高科,建立了水稻的科学院,玉米的科学院,确保在品种选育方面居于国内领先地位。除了大作物以外,小麦、蔬菜也是在创新方面居于领头羊的位置,今年甜瓜、辣椒都获得了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去年玉米获得了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还打造了非常优秀的研发团队,目前有研发人员577人,中国种业十大种业人物里面,企业有三位,其中两位来自于隆平高科。展示出来我们创新的实力还是非常强大。我们每年的研发投入占到营收10%左右。

有一个统计,2020年隆平高科的研发投入排第一位,第二位和第九位的总和加起来不如隆平高科多,说明我们研发投入了,投入了有回报。在水稻方面、玉米方面、蔬菜方面都是居于国内同行当中的领先地位。在生物技术方面也做了布局,比如说杭州瑞丰、农林生物分别拿到了证书,在基因编辑方面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和湖南农科院合作,育成了国内第一个低镉吸收的水稻。南方重金属污染非常严重,镉是南方农民特愁大的难题,没有这个技术就不能种水稻了,地就荒废了,我们突破了以后,会解决农民的大问题。还建立了高质量的生产和服务体系,生产的质量是对标国际的,在2021年也获得了中国质量提名奖。过去几年中不仅在国内做了布局,在国际上也做了布局,比如国内有12000亩的研发基地,在国外的菲律宾、巴基斯坦,我们的水稻在当地都成为主栽品种,成为领先企业。我们不仅并购了一些企业,自己的创新能力也持续增强,未来的目标在“十四五”期间要进入世界前五。

中国种业企业的春天就要到了,投资到种业,特别是投资到隆平高科,未来可期。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