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由全国农业企业发展联盟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农业企业家峰会”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图为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副总裁张轶鹏发言。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戴军 摄
张轶鹏:
尊敬的尹部长、王总编辑,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大家下午好!
非常高兴能够参加第二届中国农业企业家峰会,和大家一起交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经验和有关举措。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在刚刚结束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再次强调,“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要铆足干劲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工作。”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而努力奋斗。奶业作为农业现代化的标志性产业,也是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的战略性产业,稳住产业的基本盘,实现高质量发展,对于三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直以来,中国乳品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赋能上游,深化科技创新,加快产业融合,践行绿色低碳发展,以奶业振兴为抓手,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逐步迈出了新的步伐。下面结合伊利的实践和经验,从四个方面汇报,请大家指正。
一、赋能产业发展,夯实农业现代化发展基础。
上游的种植业、养殖业是奶业振兴的根本,也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多年以来,国内外的复杂环境和不确定性加剧,奶业上游的种植、养殖企业等产业链核心环节面临的压力和困难也不断增加。面对这些挑战,伊利从困扰合作牧场的技术弱、融资难、风险大、转型慢等有关问题着手,构建了技术服务、资金支持、产业带动、风险共担、优质饲草种植、奶牛品质升级、人才赋能等七个方面利益联结机制,助力奶业产业的纾困解难,促进农民共同富裕,更好发挥农户对于现代农业发展的带动作用。
伊利通过奖励政策鼓励养殖企业向种养一体化的循环经济模式发展,带动全国420多万亩的青贮玉米种植与销售,为种植户带来了超过25亿元的收益。通过开展技术培训,免费提供嵌入式的技术服务,提升农牧民的管理水平、养殖技术,从2014年以来帮助合作牧场的奶牛日单产平均增幅突破了9.5公斤,通过融资支持、发放补贴等措施,支持合作牧场引进和繁育良种奶牛,开展奶牛品质升级工程,累计为我国繁育良种奶牛母犊达到260万头。
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伊利与农户建立的利益联结机制和收益共享机制不仅促进了农业稳产增收、农民逐步增收,也提升了农户参与农业现代化的积极性,为奶业振兴、乡村振兴汇聚起了雄厚的群众力量,确保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走得稳、走得顺、走得好。
二、深化科技创新,打造农业现代化强劲引擎。
随着中国农业科技加快的发展,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新模式不断涌现。科技创新成为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劲引擎。这意味着我们要把农业科技摆在突出的位置上,抓实抓好农业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成为我们的重点任务,形成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强大的动力。
伊利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不创新无未来”的理念,不断地提高奶业生产技术水平,促进奶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伊利通过加强奶业的科技基础研究以及前沿布局,在育种、母乳研究、乳制品加工技术和新产品开发等领域取得了多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通过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集中精力、集中资源、集中力量攻破行业“卡脖子”的短板问题,开发关键的核心技术,为奶业振兴赋能提速。通过加强科技战略人才力量的建设和领军人才队伍的培养,提升科研应用水平,为奶业的科研技术提供智力支持。截至2022年底,伊利全球拥有科研人员达到3000多人,伊利国内外专利授权达到3905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数量是634件,位居全球乳业的前列,应该说是引领奶业振兴的创新高地。
此外,伊利还不断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提高科技对于行业增长的贡献率,促进奶业产业化发展。我们引进了遥感卫星+农业大数据平台应用技术,对于青贮玉米开展长势监控、施肥指导等服务,形成了优质青贮品种+种植管理应用的现代化农业技术体系,实现了传统农业向数字农业的转型升级。
三、加快产业融合,探索农业现代化全新路径。
在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趋势下,产业融合成为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路径支撑,而奶业横跨一二三产业,也成为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重要的推进器。作为行业的龙头,伊利高度重视深入推进产业融合发展,立足于奶业振兴与乡村振兴,成功地打造了一条现代化的奶产业链,有效地推动了农业产业链升级。
近几年来,伊利在内蒙古、宁夏、甘肃、河北、河南、山东等地投资建设了现代化的奶产业集群项目,不仅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解决了农村劳动力流失、就业率比较低的问题,还高效地带动了当地关联产业,社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更密切了农业与种植业、养殖业的利益联结机制,帮助种植户和养殖从业者打开了致富的大门。截至目前,伊利已经带动500万养殖业从业者走上了增收致富的道路。
辽宁地区的草莓产业是一个很好的产业链帮扶例子,伊利在探索过程中发现,丹东草莓经济的发展维系着当地许多新农人的生计与发展。为了更好地推动当地的农业产业发展,伊利将丹东草莓与安慕希酸奶融合,打造丹东草莓酸奶生产链,既提升了草莓产业的附加值,还丰富了安慕希产品的品类,满足了消费者的多元需求。同时伊利不断地拓展渠道建设,推动农场、牧场、工厂和市场的联动,促进以奶业为核心的乡村产业新模式不断释放红利,带动农村农业全面发展。
四、践行绿色低碳,描绘好农业现代化生态的底色。
绿色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方式。面对新时期三农发展的新定位和新要求,必须强化绿色发展对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引领作用,夯实农业农村生态的底色,探索出生态与经济互促互进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最终实现农村强、农业美、农民富的美好目标。
早在2007年,伊利就提出了绿色领导力的理念,伊利构建了全生命周期环境管理模式,通过建设绿色智能牧场、打造绿色智能工厂、使用绿色包装、引领绿色消费等有关举措,不断地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产地环境清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绿色能源供给。推动产业的生态化,生态的产业化,让农村地区群众对于人居环境、发展环境和社会环境产生更高的期待。
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是伊利积极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健康谷以生态安全为底线,打造了“种养+”一体化、产学研、乡居文旅等多业态融合的产业体系,促进当地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协调一体化发展。比如呼和浩特敕勒川生态智慧牧场转变了过去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种好草、养好牛、产好奶的生态良性循环,进一步促进农业的自然资源高效利用。伊利利用健康谷智慧制造体验中心,开发了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精品路线,实现了乡村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的转换。今年,伊利成为国家农业农村碳达峰、碳中和和科技创新联盟唯一一家乳品企业,也是国家对于伊利绿色发展的认可,将督促伊利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深入促进农业的绿色发展,推动农业碳中和、碳达峰目标。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奶业现代化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更需要行业领先企业砥砺前行。伊利将不忘初心、勇往直前,坚定不移地贯彻全面价值领先的相关目标,赋能产业链的合作伙伴,助力于实现奶业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加快促进共同富裕。
我的汇报到这里,谢谢大家!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