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两会专访 详情
全国人大代表张德斌: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 来源:农民日报
  • 编辑:刘婉茹
  • 作者:于险峰 张仁军
  • 2023-03-08 16:31:35

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的发展首先体现在以粮食生产为中心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及其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及其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既是确保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乡村生态质量的关键环节, 更是新时期扩大内需、统筹城乡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然而,当前广大乡村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依然比较落后,远不能满足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存在建设资金缺乏、维护管理滞后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杨树房街道战家村党总支书记张德斌提出如下建议:

扩大政府预算中针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维护的专项投资,切实加大中央财政投入。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资金投入体制,构筑以政府为投资主导的多元化投资体系,除政府财政支持外,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有序引入市场机制,引导社会资金加入农田水利建设投资领域。

强调水资源利用,科学调整水利设施结构,在加强重点水利设施建设的同时应同时兼顾好直接关系农民利益和农业生产的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科学规划,统筹考虑各级水利设施之间的配套体系,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更要充分结合乡村水环境生态系统的科学治理。

深化改革,建立和完善农田水利科学管理体制,明确投资、管理的主体,明晰权责,同时要调动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群众建设、维护和管理水利设施的积极性,以保障水利设施功能长效发挥。

让农民积极主动参与到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维护。乡村振兴最关键问题就是让农民成为乡村建设的主体,要切实提高基层的组织力,组织农民共同参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维护,以减少旱涝灾害造成农业生产的减产,提高农田的产出,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

开展基础研究,做好技术支持。按照统一管理、分工负责、公开透明、多方参与的原则,统筹协调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标准;推广新技术新方法,针对农田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技术问题,开展科学研究,组织科技攻关,力争有所突破,提高灌水效率;加强培训,整合培训资源。加大对农田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人员培训力度,提高业务能力、技术支持和综合素质。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于险峰 张仁军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