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的防治是蓝莓种植管护的重要环节,现在正是蓝莓开花的时节,如果不及时关注,一旦病虫害发生,产量就会降低。”一大早,贵州省安顺市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科技特派团蓝莓产业组组长聂飞研究员和文光琴高级工程师,来到板当镇硐口村蓝莓种植基地,一边查看蓝莓长势,一边向基地管理员悉心讲解蓝莓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问题。
“就像师傅带徒弟一样,耐心地手把手教我管护蓝莓,从除草到施肥到采摘,一整套流程我们现在都熟悉了,一些小的问题自己都能解决。”蓝莓基地管理员于洪浪合上手中的笔记本,转身告诉记者。
开春以来,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科技特派团的专家们抢抓春管春耕有利时机,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早谋划、早准备、 早安排,在早春广袤的田野上按下紫云春管春耕“快进键”。为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团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该县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研究专题帮扶方案,为科技特派团开展产业技术指导服务、品种技术引进推广、本土人才培养帮带等工作搭平台、创舞台。
农时不等人,眼下是红芯红薯育苗的关键时节,在白石岩乡红芯红薯坝区,村民们正在田间忙碌,为今年红芯红薯丰收打好基础。“进行土壤取样分析主要是看土壤的养分含量,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育肥,达到缺什么补什么的目的,确保种下去的红芯红薯能有好收成,让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科技特派团团长、甘薯产业组组长李云研究员和刘庆教授正在向村民们讲解土壤取样分析的重要性。
据了解,自“组团式”帮扶工作开展以来,该县17名科技特派团成员充分发挥技能所长,引进红薯、蓝莓等新品种新技术53个(项)进行示范推广,帮助申报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绿色宜居村镇技术创新”重点专项、地市级科研项目,累计开展技术服务750余人次,开展技术培训19场、1000余人次,为当地农业产业高质高效发展提供了支撑。
作者:梁川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赵倩倩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