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十三村”,绿意盎然,花果飘香,别有洞天。
相传,三国时东吴大将黄盖,曾屯兵下隽县地(今湖南省临湘市沿长江一带)操练水兵。黄盖兵营以村为建制,共分为十三个村(三国时村即屯,屯兵之所)。兵士战时行军打仗,闲时开荒种地,种植了大量优质蔬菜。黄盖军用当地土著人所传秘法。将蔬菜进行腌制,用土坛装好密封,藏入窖中,经七七四十九天后取出,视之色泽鲜亮,闻之香气四溢,品之口舌生津,味道醇美,别有一番风味,称之为“十三村酱菜”。
“十三村”全称叫湖南十三村食品公司。这里“厂景”独特,集三国文化、农耕文化、酱文化、道德文化于一体,是岳阳首个AAA级景区工厂。
在这种果园式生态厂区工作,心情无疑是美好的。员工有了好的状态,不怕不能生产出好的产品。这是湖南省人大代表、湖南省十三村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国武致力于制作中国最好香菇酱的心得。
做香菇酱很有一套的李国武,十分热心公益,曾被评为“扶贫标兵”“最美扶贫人物”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劳动模范,他把做食品的工匠精神和“道德”理念融进扶贫中、公益中、生活中和带领老百姓致富的事业中。
“十三村”大门。
肩负使命刨“穷根”
“十三村”香菇酱的自然发酵时间必须是6个月,少一天都不行,因为这可能导致味道打折扣,让消费者无法尝到地道酱菜。
李国武在食品生产工艺上较真,在扶贫中也一样。为摸清底数,他肩负扶贫使命,多次前往联点的湖南省岳阳市临湘市羊楼司镇深入调研,找穷因刨“穷根”。
通过走访,李国武发现大多数贫困户都是因缺乏劳力、长期患病、子女就读、信息匮乏、资金不足等因素致贫和返贫。他率5名员工组成工作队驻村帮扶,每年拿出80万元专项资金进行扶贫,帮助贫困群众尽快脱贫。
李国武带领扶贫团队制订出台了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把脱贫任务分解到人,明确帮扶责任人和脱贫措施。将贫困户家庭状况、产业发展、减贫目标、脱贫时间、产业培育、帮扶责任等以责任书的形式全部上墙,实现“挂图作战”。
投入真金白银以及人力物力后,李国武树立了扶贫目标,计划通过3年时间,在完成对口帮扶5户21人的基础上,还主动完成另外20户的帮扶,使其家庭人均年收入达到6000元。
临湘市羊司楼镇新屋村贫困户刘大安是“十三村”的帮扶对象。针对刘大安因病致贫,需要照顾患儿,无法外出打工的现状,李国武为其量身制定了产业帮扶计划,送上鸡苗、鱼苗,物色公益性岗位,帮其就地创业就业。
如今,刘大安的产业收入,每年有3000元;村部卫生清扫、垃圾转运的公益性岗位年收入有3万元,早已实现脱贫。
李国武(左一)为贫困户送鸡苗。 资料图
带着感情开“良方”
香菇酱发酵时使用催熟剂,虽然能缩短发酵时间,但味道和营养会差很多,李国武坚决予以摒弃,他知道,做食品有没有做到位,消费者最清楚。
同样,扶贫有没有扶到位,贫困户最清楚。为了把扶贫真正扶到百姓心里去,李国武为贫困百姓开出脱贫“良方”,带着感情开展有温度的扶贫。
为找准产业扶贫路径,李国武多次实地考察,发现临湘大部分贫困村宜林荒山较多,适宜发展经果林。于是他出资20万元,购买适合当地栽培的红心柚、黄桃、猕猴桃等经果苗木2万多株,在新屋村、如斯村和龙窖山村等地栽种,收益由贫困户共享,被群众称为“同心果园”。
新屋村黄家组黄卫为,由于听力障碍劳动力弱,妻子患有精神疾病,家庭十分困难。正当他犯愁之际,李国武为他送去床铺、桌椅板凳、煤气炉灶,还送上了10只正在下蛋的母鸡,承担他家6岁小孩的学习生活费。今年开春又为他家送去了果树苗,建起了家庭小果园。
另一位贫困户余松柏,爱人去世后留下智障儿子,日子只能熬着过。李国武结对帮扶他家建起了新房子,利用其儿媳会打豆腐的手艺,出资帮其购买磨浆机维持生计,每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全家全年收入可突破3万元。
近年来,李国武共为65户216人,提供了110多万元的临时救助。
李国武(右一)为贫困户送果苗。 资料图
勇担责任断“穷路”
“十三村”为打造百年老店,所有产品不会一售了之,而是十分重视消费者的反馈。从原料选配,到制作工具打造以及工艺细节,力求精益求精,力争做出最好香菇酱。
同样,在扶贫方面,李国武也不会一扶了之。为了增强脱贫户的发展后劲,防止其再度返贫,断掉百姓的“穷路”,除了送钱送物,他还想了很多其他办法。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李国武经常深入村组走访,与群众面对面交流。通过调研,提交了《产业扶贫的风险和长效机制建议》,以实现对脱困户帮一把再送一程。
为了激发脱困户脱贫致富内生动力,李国武觉得不仅要帮他们富口袋,更要帮他们富脑袋。为此,他与脱困户交流时,常常现身说法,讲述自己艰苦创业的故事,来增强他们发展的动力,激发困难群众干事创业的信心。
为解决村里的基础设施落后问题,李国武个人出资5万元,为新屋村和如斯村安装路灯50盏;出资10万元在松峰村、如斯村2公里通村公路两旁栽种柏树和桂花树,实现全路段绿化;出资7万元,为尖山居委会硬化村级公路800多米。近年来,李国武用于临湘市贫困农村基础设施新建和升级改造的资金达35万元,有力增强了贫困村的发展后劲。
香菇酱发酵到位,会闻到一种时间沉淀的味道;扶贫扶到位,能感受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快乐,这是李国武用良心做食品,用工匠精神铸品质,积极履行代表职责去扶贫的不竭动力。
用良心做食品
李国武曾经是临湘供销社一名下岗职工。下岗后的他开了一家不足10平方米的食品小店。在创建食品小店初期,他在小店外贴出告示——“决不销假售假”,还出资收购消费者从别的商店买到的假冒伪劣商品。第一次,他就焚烧了3.5吨假货。
2006年,临湘市一家不景气的国营酱菜厂破产倒闭,李国武接手重组,成立湖南省十三村食品有限公司,开始涉足食品加工业。当时,市场一片乱象,不少企业使用假冒不合格原料和辅料加工牟取暴利。李国武经常接到推销各种添加剂电话,都被他一一谢绝,“食品安全是企业的生命底线,坚决不能逾越!”
2009年,十三村公司对用新工艺生产的豆瓣酱进行检测时,发现有少量细菌超标,虽然还可以食用,但李国武毅然决定将这批220大坛、价值18万多元的豆瓣酱拖到了垃圾场销毁。李国武说,他想让员工知道,食品行业必须以良心为标准,任何时候都要小心翼翼,出不得一点差池。
在李国武的带领下,湖南省十三村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十三村”牌系列酱菜有十三村香菇酱、干酵黄豆酱、古香榨菜等20多个品种,选用江南无污染的优质蔬菜,采用百年窖藏及独特传统工艺配方秘制,并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精制而成。
用善心做公益
位于临湘市羊楼司镇的古色古香的十三村厂房到处绿树成荫、花红果香,花草香味沁人心脾……天然的生态型果园式工厂,让人仿佛置身“世外桃源”。园中心还有一处防空洞,两米多高,4000多米长,两旁全是正在发酵的酱菜缸,行人穿梭中间,酱香弥漫流连忘返。
在十三村的厂房内的墙上,一排笑脸照片十分吸引人。李国武表示,自己喜欢摄影,平日里就爱拍笑脸,从老人到脱贫户,到脚上沾满泥巴的农民伯伯……都是他镜头下的人物。他拍摄的笑脸系列,多次被邀请外出展览,作品《放歌新农村》被中宣部、中国摄影家协会选定在国家美术馆、中华世纪坛展览。
20多年来,李国武在发展企业的同时,还积极回报社会,先后投入社会公益事业资金达1000多万元;他积极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经常不辞辛劳带领志愿者团队远赴偏远山区,为困难群众办实事、解难事,通过多种方式引导群众增收致富。李国武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劳动模范等殊荣。公司先后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消费者信得过单位、全国光彩之星企业、全国就业保障先进民营企业、国家AAA级景区工厂,被团中央授予全国青年创业实践基地等180多项殊荣。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对于未来,李国武信心满满。“现在我们正在打造工厂直播间,大力发展电商,想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十三村的生态文化、非遗文化、质量文化、公益文化。”李国武说,近年来,岳阳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他也希望能为岳阳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吴公然 岳燕凌 彭星 丁瑜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