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社会 详情
终于来了!关掉生鲜柜台 “美颜” 灯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杜娟
  • 作者:张林萍
  • 2023-09-28 11:29:26

前段时间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新规称:自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不得使用“生鲜灯”照射肉类、蔬果误导消费者对产品的感官认知。

什么是“生鲜灯”?

生鲜灯,就是利用不同颜色的光源突出或掩盖食品的色泽和感官性状,它可以让肉、蔬菜看起来更新鲜、让海鲜看起来更活跃、让烘焙食品看起来更诱人。但多年来“生鲜灯”,在超市、市场、卤菜等地,随处可见,好像是约定俗成,各地食品市场对“生鲜灯”的使用比比皆是。

近日,记者在河北省三河市燕郊批发市场肉类区走访发现,多家摊位上都吊着红色的“生鲜灯”,并随机采访了几名消费者,其中一位李女士说:“我就因为这种灯吃过亏,曾经买过一块以为是新鲜的猪肉,回到家准备用时发现有异味,大热天的也懒得再去理论,只能丢掉,尽管钱数不多,就是二斤肉的事,但特让人糟心。”另外一位王先生说:“我是做餐饮行业的,原来在小餐馆时需要早早去市场购买各种肉类和蔬菜等。”他坦言“生鲜灯”特别容易让人产生错误的购买意识,不能很好、快速地判断肉、菜的质量和新鲜程度,需要时间挑拣,并称自己也买过不新鲜的肉。他补充,现在到了大的餐饮酒店,虽然这些不用自己去购买了,供货商直接配送到酒店的每种食品都有齐全的质检报告。但他同时也是一名消费者,还是希望取缔“生鲜灯”。旁边的一位阿姨说,就应该还原肉本身的颜色,不误导消费者,走到卖肉的摊位自然有购买肉的意愿,只有诚信经营,才是长远的经营之道。阿姨每天都要买肉、买菜给孩子们做饭,并建议要想买新鲜的食品一定选择早上购买。

通过实地采访获悉,“生鲜灯”的确给消费者购买产品带来了烦恼,因为大多数消费者判断肉的新鲜度主要还是通过看颜色。

记者走到了一位中年卖肉老板摊位前询问,如何辨别猪肉的新鲜度?

他说,首先看颜色,呈现淡粉色。另外摸着不粘手,一旦粘手说明时间长了,不新鲜。同时,按压肉看看有没有弹性,如果没有弹性,也说明不是新鲜的(至少不是当天屠宰的)。他建议,不管摊主有没有使用“生鲜灯”,消费者购买产品时不一定只通过看,也可以采用摸、闻等方式,谨慎购买。

客观地说,“生鲜灯”赋予了肉一定颜色,新鲜、好看,但“生鲜灯”下的食品未必都是新鲜、安全的。

从商家层面讲,经营是为了赚钱,天经地义,但应该在合理合法的情况下赚钱,不能侵犯消费者利益,相关政府部门要及时利用法律法规对不良商家进行规范、约束,同时应该加大对市场上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和违规操作的处罚力度。“生鲜灯”的禁用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也是对不良商家的告诫,避免误导购买而产生的消费纠纷;更是对商家诚信经营、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一种推动。

当然食品的新鲜和安全,需要生产、加工、储运、售卖全过程保障,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不能确保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更应注重全链条监管,真正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作者:中国畜牧兽医报记者 张林萍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