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案例系列二 详情
朱云慧:从留守妇女蜕变为大苗寨的经营担当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暴佳然
  • 2023-11-26 11:42:10

阅读提示:

留守妇女、初中学历,这些标签似乎很难与高大上的“CEO”相挂钩。但凭借着不高的起点和近乎“鲁莽”的勇气,朱云慧成为家乡脱贫致富示范区先导工程新发展模式的探路者。从最开始的痛苦抵触,坚持与艰辛,再到后来如烛光照亮旁人,朱云慧不仅蜕变成长,也用属于自己的乡村经营方式重塑着村庄。

24岁初嫁到坐落于乌蒙山深处的大苗寨时,朱云慧对这的印象是穷、险、一成不变,没有可以依靠的产业,改善生活的唯一方法是外出务工。

直到十四年后的2021年,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小云带领团队来到云南昭通调研,位于彝良县洛泽河镇的大苗寨被确定为全市三个脱贫致富先导工程之一,被重新命名为“云中苗寨”,寨子里开始重新规划建设示范业态。

朱云慧一路参与“云中苗寨”的规划与筹建,因热心于家乡建设,再加上勤奋能干,她被委任为乡村CEO。

谁也没想到,一个农村妇女“命运的齿轮”由此开始转动。

敢于接受挑战,才可获得更多机会

大苗寨虽然如天上掉馅饼式的被选中了,但是起初,村民们并不相信。

“当时大家都比较担心,担心房子拆了以后建成自己不喜欢的样子,或是拆了以后自己要去哪里住。”朱云慧称,村民们得知大苗寨即将改造时,赞成的声音寥寥无几。

这与大苗寨的闭塞不无关系,上有高山草甸,下有红砖民居,大苗寨有123户547名常住居民,这里也是全镇20多个苗族村寨中最大的聚居村落,但也正是因为在这片海拔1700多米的高寒山区上,硬币的一面是自然资源禀赋的秀丽清静,而另一面则是与世隔绝导致的发展迟滞。

大苗寨虽然在2020年实现了脱贫摘帽,但经济底子仍然薄弱,没有支撑性实体产业,八成以上的人只能外出务工,初中毕业的朱云慧夫妇也不例外。

“世代外出打工的人们,是很难相信村里未来要干的事的,特别是一说要发展农文旅产业,大家更是不信。”朱云慧回忆。

在中国农业大学和当地政府的多次动员下,朱云慧和其他9位村民代表前往了昆明的麦地冲村、雁塔村考察当地的先导工程建设,当看到当地保留村貌的同时把农文旅产业经营得有声有色,朱云慧感到信心倍增:“以后建得再不好,肯定是比现在要好。”

朱云慧成为了那个首先站出来的村民,她一边动员村民,另一边则成为了大苗寨第一户被改造的人家。工作专班,将朱云慧家的二楼改造成2间民宿,同时有意向在她们家建一座餐厅,有人告知夫妻俩,如果他们愿意经营,那就找人教他们做菜。

“当时我和我老公两个人想着,管他成不成功,手艺学到就是自己的,留下来‘赌’一把!”没多犹豫,朱云慧夫妇成为第一批“云中苗寨”的村民合伙人。

村民们看到朱云慧家的改造效果,才放下心里的石头,纷纷找到专班,想参与到“云中苗寨”核心区的建设。

建设阶段初期的“云中苗寨”,乡村CEO柏令还未到来。8月底,访谈组在云中苗寨与柏令聊起“云中苗寨”建设初期的村民动员,柏令说,“云慧姐作为本村村民,她的示范带动,打破了僵局,也正是因为她敢于接受挑战,才让她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会”,而且在柏令融入大苗寨的过程中,朱云慧也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在柏令与朱云慧的配合中,访谈组感受到,在乡村CEO团队里,外来的乡村CEO会给村庄带来新理念、新发展,但团队里有本村的成员,乡村CEO团队会更好更快地与村民们融在一起。

从抵触到坚信,重塑对乡村CEO的认知

随着建设接近完工,谁来经营大苗寨,这成为了摆在项目专班和村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大苗寨要想获得持续的发展,则必须最终实现村民主导的经营。

2022年1月,“中国农大—腾讯为村乡村CEO培养计划”一期即将开班,当培训名额给到大苗寨,谁去参加培训,却成了一件难题。

在“空心化”“老龄化”问题显著的大苗寨,青年劳动力流失严重、本土人才稀缺。初期核心区域还未建成,业态尚未成熟,吸引外来人才进村入寨有多重阻碍,培训名额最后兜兜转转,还是锁定在了朱云慧身上。

“那时他们说我是乡村CEO,我信都不信。”朱云慧说。后来,在工作专班领导的积极推荐和丈夫王贵林的鼓励支持下,她勇敢地坐上了飞机,成为了全昭通市唯三的重点培养对象之一,开启了她痛苦与收获相伴相生的学习之旅。

在普遍学历和素质较高的“乡村CEO”学员中,朱云慧显得格格不入。“当时确实是根本就理解不了,因为都是教授级别的老师讲‘政治理论’这块,我根本就听不懂。”参加培训的日子让朱云慧每天神经紧绷、如坐针毡,到夜里一两点都睡不着觉。

第一次培训回来后她直言放弃,但镇上的领导安慰她道:“听不懂没关系,就当出去开开眼界,你能接受什么,你就只管接受。”渐渐地,在导师团和工作专班同志的指导下,朱云慧旧有的认知被一点点刷新,小到民宿的床单要怎么铺,大到如何撰写商业计划书、答辩实操项目,她心中对“乡村CEO”的定义愈发成型。

在去乡村经营发达村庄的实际考察学习中,她开始留意如何把他们的经验结合到大苗寨的运营中,如何把先进的工作流程及商业化服务水平与乡村接轨。

“有一次培训回来,我了解到,李老师有一个‘店’在河边村已经经营了六年,还好好的。所以我们这里一两年就垮台的几率很渺小,原本我们都觉得大苗寨可能一两年就没人来了。” 在接受完第一阶段的培训,朱云慧对“云中苗寨”的看法就发生了改变,她向村里资产入股的邻里分享见闻,传递其他村庄的成功经验。

培训中,李小云教授的一句话“村民的意识、技能和主流经济活动是脱节的。”这激发了朱云慧,怎样让村民的意识、技能与主流经济活动接轨,她结合自己的经历,从村庄留守妇女的需求出发,制定了针对“云中苗寨”业态矩阵的村民技能培训计划,也正是这一计划的持续开展,越来越多的村中留守妇女,加入了大苗寨的业态经营。

朱云慧说,应该有更多人像她一样有机会多看看、多学习,让更多村民凭一技之长在家门口找到合适的岗位。

激发村民主体内生动力是长久发展基石

2022年5月1日,“云中苗寨”核心区建成后开始试运营,7月15日,这个焕然一新的农文旅试点迎来了“真刀实枪”的市场考验。

工作专班从昆明专门请来了指导老师,对村民们进行餐饮制作、前厅服务、游客接待、运营管理等一系列实战培训。开早会、唱团歌、记考勤……高强度的工作模式和老师略显刻板的管理模式,让刚从旁观者转变为入场者的村民既不习惯也不理解。

“当时每天早会上要唱《团结就是力量》,我心里都很想哭,并不是感动而是真的太累了,就盼着老师哪天再也不用来了。”但随着“保姆式”帮扶的力量逐渐退出,大苗寨业态慢慢移交到村民手中时,朱云慧意识到,如果完全依赖政府专班,现有的苗寨经营水平将难以维持,还是要激发村民们的内生动力,在根本层面提升大家的综合服务水平与理念,大苗寨才能走得更远。

要想让“云中苗寨”生生不息,就得制定更科学的人员架构和更高效的管理模式。工作专门也意识到,仅靠朱云慧和本村村民,大苗寨当前具备不了持续经营的可能。2022年7月,工作专班为“云中苗寨”启动新一轮乡村CEO招聘,朱云慧口中的“老大”,也就是现任乡村CEO柏令,到任后很快将一盘散沙的公司规章制度、标准化服务体系搭建起来。

朱云慧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现在‘老大’给我们开早会,我们就知道今天要做什么,缺什么,一天下来工作思路都是清晰的。”

而在柏令看来,“大苗寨是村民们的大苗寨,自己最核心的任务不是在大苗寨可以持续巩固CEO的地位,而是要让村名们可以逐渐胜任乡村经营”。

在柏令的规划下,经过一年多的摸索与磨合,乡村CEO团队成员们有了更精准的定位和专长——

朱云慧带领着客服部,在前厅服务与接待上有模有样;村里第一位咖啡师王云兰,学成了一手咖啡制作本事,还能够在外国游客点单时简单说些英语;主攻餐饮的王贵林,跟着厨师长以本地特产为原料制作创意美食;由村内中老年人组成的安保后勤队伍现在也会有意识地维护园区内环境和秩序……

“没有我们村民,你招个再厉害的CEO也做不下去。”王贵林坦言,现在园区还是缺人,自己经常拆成好几种工人用,希望有机会能让其他员工多出去看看提升能力,壮大“云中苗寨”稳定运转的力量。

柏令现在的工作也不再像刚来到大苗寨时那样事无巨细,“我现在有事出去一周,大家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业态的运转。”

今年7月,朱云慧又有了新身份——彝良县苗中寨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法人。乡村CEO团队计划,在特色农产品种植与加工等领域持续探索,引进萝卜干、熏腊肉等副食品加工产业,以延长苗寨利益产业链,弥补旅游淡季的收入落差,为大苗寨创造更多的可能。

从“后进村”到“脱贫致富先导工程”,从留守村妇到乡村CEO团队成员,在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上,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朱云慧”,在家乡谋求立身之本、找到自我价值,而越来越多村庄的命运,也将跟随它们的主人,滋养出内生向上的力量,更长远地发展下去。

【人物名片】

朱云慧,38岁,初中学历,此前在江苏常州的纺织厂务工,丈夫跑全国各地装电梯,一家人常年聚少离多。直到2018年朱云慧的小女儿出生,她不得不回归家庭,种起8亩地,养了2头猪,再次成为大苗寨“走不掉的人”。

一个外村嫁来的媳妇,成为了“云中苗寨”的乡村CEO,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从2021年8月昭通市云中苗寨示范先导工程立项实施的那天起,朱云慧一家的命运就与其紧紧绑定。“管他去,学手艺,‘赌’一把。”从盘活闲置房屋资产改造民宿,到接受邀约在家中设立餐饮点位学习厨艺,朱云慧夫妻俩勇敢地留下,见证并参与了“云中苗寨”从无到有的一点一滴。

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于朱云慧而言,改变命运的机遇也接踵而至。从被村委推选为村民小组组长,到参与“中国农业大学—腾讯为村乡村CEO培养计划,从最初的不解、抵触到认可、看好,朱云慧在边学边干的过程中重塑认知、提升本领,快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乡村职业经理人。

2年过去,如今的她是“云中苗寨”客服部领班,负责餐饮和民宿业态的管理,与2022年8月新上任的大学生乡村CEO柏令配合默契。最近她身上又有了新的身份——彝良县苗中寨种植专业合作社法人,她在特色农业产品种植与加工等领域继续探索“云中苗寨”产业链延长,让苗族同胞致富增收的更多路子。

【村庄档案】

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洛泽河镇龙潭社区大苗寨,有123户547名常住居民生活栖居于此,这是全镇20多个苗族村寨中最大的聚居村落。大苗寨是典型的高寒山区村落,地理位置。脱贫摘帽前,贫困率高于80%,人居环境基础条件恶劣,8成以上的人只能选择外出务工。2021年8月昭通市委、市政府根据中国农业大学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李小云教授团队调研情况,把基础条件差、产业发展单一、群众发展后劲不足的大苗寨自然村,确定为昭通市脱贫致富示范区三个先导工程之一,更名为“云中苗寨”。在李小云教授团队悉心指导和县镇村工作专班成员努力下,一期建设投入1593万,历时八个月完成了核心区域建设。

2022年5月1日,“云中苗寨”开始试营业,同年7月15日正式营业。如今,园区内全部业态已经从县镇村工作专班的“保姆式”帮扶转移至乡村CEO团队和村民自主经营。截至2022年底,“云中苗寨”营业收入达130万元,户均分红1000余元。

如今“云中苗寨”已完全实现自收自支,共发放员工工资约69万元,每位成员有了更强的职业认同感和团队归属感。据悉,苗寨二期建设资金达1800万元,不久后将用于投建更丰富多元的园区业态,以提升苗寨经营潜力,延长产业链,带动更多人口就业与周边产业。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45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