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农家书屋2023年度的配送工作进入尾声,安徽省内一万多个农家书屋同步“上新”了一套以服务乡村振兴事业为出版定位、以图书为主要呈现形式的大型融媒体出版物——《助力乡村振兴出版计划》。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并首次庄严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同时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
面对这一全新的时代课题,2021年1月安徽省委宣传部发挥出版工作优势,组织安徽出版集团策划实施“助力乡村振兴出版计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引领,围绕乡村振兴五大任务,着力打造一套服务乡村振兴事业的综合性融媒体出版物,计划3年出版100种左右,分为《现代乡村社会治理系列》《现代农业科技与管理系列》《新型农民职业技能提升系列》《现代种植业实用技术系列》《现代养殖业实用技术系列》5个系列,为科研和产业架桥,为农业和农民集智,为乡村振兴伟业贡献出版人的应尽之责。
项目围绕中央和省委关于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紧扣乡村振兴目标要求,问需于民,把农业科研与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积极策划选题、打造精品出版,打通农业科研端与乡村需求端的通道,充分体现了安徽省出版战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责任担当,是服务新时代“三农”工作、为乡村振兴提供科普和文化支持的务实举措。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组带着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深入田间地头、生产生活一线调研,以贴近群众现实需求为导向,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茶叶机械化加工技术》主编、安徽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黄山)副所长丁勇随安徽卫视《阅读第一线》栏目走进霍山县,为茶农们作专场辅导、答疑解惑;《香稻优质高效绿色栽培技术》主编、臻香丝苗第一育种人、原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专家张效忠带着编写的图书,到长丰县田间地头为种粮大户做香稻栽培技术指导;主编们的专场辅导、技术指导,受到基层农技人员和农户的交口称赞,有力践行了“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的时代要求。
为适应新型农民对新农业、新技术、新产业的更高需求,项目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做了创新性设计。内容上,突破“三农”读物常规的种养殖和农业技能内容,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五大目标要求,创造性地将“现代乡村社会治理”和“现代农业科技”等方面的内容增加进来。在呈现形式上,除纸本出版物外,还同步建设配套的数字资源库。目前已上线近400小时的优质音视频资源,主题海报随书配发至农家书屋,与图书同步上架,便于农民朋友直观获取更多农业科技资源信息。
项目一期(20种)出版后,以其内容的实用性,深受基层欢迎,并得到行业和市场认可,目前已全部入选中宣部2022年度向全国农家书屋推荐目录,发行量达40万册,其中安徽省内农家书屋选订量超70%;同时采用直接供货、租赁销售等方式推广到全国各个省份,各地多个出版单位提出根据当地情况对丛书进行适应性改编、少数民族语言改译等联合出版要求。
该项目由安徽省委宣传部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农业高校、科研院所的专业人员为主体组成编写委员会,出版单位成立编辑出版委员会,抽调精兵强将组成工作专班。在实施过程中,强化主编核心地位和流程化管理,精心编制严格的管理实施路线图和细化到每一天的时间进度表,确保项目高效推进。同时打通内容、编校、设计和印制“四关”,通力协作、层层把关,为项目高质量出版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目前,“助力乡村振兴出版计划”在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基础上,正在持续有力推进二期工程,数字资源库建设也正在持续扩容。以该项目出版为契机,安徽出版将进一步提升服务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的能力,以使命光荣担当时代之需,以工匠精神锻造优质内容,打造符合人们阅读期待的文化精品,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杨丹丹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