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指导的“新时代·新影像”中外联合创作计划全成果发布暨展映活动在北京举办。
发布仪式现场
中国外文局副总编辑、国际传播发展中心主任陈实在致辞中表示,影像是文明的记录、时代的记忆,以中外联创影像纪实的形式传播中华文明,推动文明互鉴,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创新举措。创作计划涌现出的优秀纪实作品,为国际社会读懂中国提供了更加专业、多元、新颖的视角。
农业、农村、农民是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外创作者在制作三农主题纪录片的过程中,深入农村,不断加深对三农的理解,也希望将中国三农故事传播得更远。
短视频《我亲身经历的中国》的主人公司徒建国在中国生活了16年,曾尝试过许多不同的职业,他不仅见证了中国城市的高速发展,也见证了中国农村经济的提升。“我曾在高黎贡山待过,在云南怒江生活过,也在湖北挖过莲藕……通过体验和参与不同的工作,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司徒建国说,“比如我曾经了解过一些扶贫项目、扶贫贷款是怎么帮助人们的,我了解了什么叫乡村振兴,它是如何帮助发展当地产业的。我也遇到了很多农村地区的人,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赚了钱,买了新房和新车,对未来充满自信。”
《回到土地》导演喻峰(右一)和主创团队
纪录片《回到土地》的导演喻峰在广东省肇兴市德庆县调研时遇到了本片的主人公,那时主人公卖掉了所有的房子,投身于贡柑种植,并进行土地改良。“我觉得这场土壤改良行动某种程度上是一场救赎之旅,不只是他一个人,而且当地的政府、农民都实际参与到这场行动当中来。贡柑只产一季,一旦参与土地改良出现问题,则一年颗粒无收。即便如此,依然有很多农民愿意冒险尝试,这非常打动我。”喻峰告诉记者,“挽救土地是世界的议题,而不仅仅是中国的故事。我们拍摄这样一部纪录片就是希望所有看到的人都能够有所思考,关注回我们自己的生活,用实际行动让我们的地球变得更美好一些。”
“新时代·新影像”中外联合创作计划由中国外文局、华纳兄弟探索集团、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哔哩哔哩联合主办,中国外文局国际传播发展中心和中国纪录片网承办。该计划于2022年8月2日启动,聚焦“新时代中国故事”,面向国内外广泛征集纪实节目选题,评选出各类纪实节目提案62个,近期已陆续完成创作并在国内外电视媒体和新媒体平台播出。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董家琛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