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陕西省三原县水利局以城乡供水一体化、规模化为主线,以数字化、信息化建设,规范化管理为抓手,走出一条城乡供水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科学统筹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
按照“城乡联网、区域联供、规模为主、单村为辅”和“建大、并中、减少”的工作思路,依托县城和小道口供水工程水源、设施设备,通过延伸供水管网,着力改善水质,整片推进,不断扩大供水辐射区域,精心打造全县城乡供水一体化新格局。目前,我县四十里塬坡以南的城关、渠岸、独李、陂西、大程、西阳、鲁桥7个镇(街道)102个行政村24.7万群众实现了饮用水同水源、同水质、同服务,全县城乡供水一体化率达到72.4%。
大力推进“互联网+城乡供水”模式
随着三原县“互联网+城乡供水”运维管理系统的不断建设,有效破解了城乡供水运行管理的难点和短板。目前,城乡结合部的申家、十里铺、新庄、周肖、汤官、蔡王等村4300余户群众,依托县城供水自来水中控系统和NB物联网远控传输水表,已实现了用户线上手机缴费、公众号缴费;北部塬区的马额集中供水提升改造工程已完成水源地、水厂及配水干管信息化管理系统以及自来水收费厅建设,陵前、甘涝、铁家等村安装NB物联网远控传输水表1300余块。目前,信息化管理数据实时采集、通讯、监控系统已投入运行。
数字赋能提升服务保障能力
随着城乡供水规模化、数字化、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三原县及时调整供水运行管理模式,取消村级管理中间环节,落实由水利局下属供水单位从源头到龙头的规范化、专业化管理,积极提升便民服务能力,解决城乡供水运维管护“最后一米”问题。目前,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北部塬区的20多个村近万户村民用水便民化水平取得初步成效,既为供水单位运营决策提供科学精准的数据支撑,确保供水风险隐患得到准确快捷处置,又有效降低管网漏损率,显著提升了城乡供水保障能力及水费收缴率,为三原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水支撑水保障。
作者:徐新利 鲍文平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