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全国两会·专访 详情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南昌市进顺村党委书记罗来昌:
让银发力量有力量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李忆宁
  • 作者:张振中
  • 2024-03-07 22:58:35

“老表,窗帘拉开啊。”这样的温暖声音最近在江西南昌、上饶各地农村和社区响起。“窗帘之约”守护独居老人:志愿者约定独居老人早上8点半拉开窗帘、下6点半关上窗帘,以这样的方式来报平安。

罗来昌代表。

这样的声音传递到了正在召开全国两会的人民大会堂。“让银发力量有力量,为乡村振兴展新颜。”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进顺村党委书记罗来昌在热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如此发言。他在“实施‘五培’工程、助力老有所养”为主题的发言中建议,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保障农村老年人群体安享“夕阳红”,同时深入实施“银发助力+”行动,让“银发力量”在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进程中发出斑斓色彩。

根据民政部、全国老龄办发布的数字:截至2022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8亿人,占总人口的19.8%。在罗来昌所在的进顺村,现有村民1369人,仅退休老年人就有473人,占比达34.5%,是老龄化程度较高的村。

作为“全国敬老模范村”,进顺村在推进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结合村集体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着眼老龄事业,积极推进实施“五培”工程:一是“培基工程”,筑牢老人生活和健康保障;村里老人除了享受南昌市基本养老服务清单36种养老服务项目外,党的十八大以来,进顺村的村民福利从16种增加到20种,进顺村退休老人每月的退休工资加退休补贴有2000-3000元。二是“培心工程”,呵护老人心理健康。进顺村把老年人服务工作融入村党群服务中心工作,建设了村老年人心理呵护工作室、老年人心理疾病预防志愿服务队等服务平台。三是“培智工程”,陶冶老人生活情操。进顺倡导文化养老理念,2017年2月,成立了江西全省首个村级老年大学——进顺老年大学,让老年人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四是“培岗工程”,发挥老年人余热价值。进顺村结合乡村振兴工作实际,设置老年人公益性服务岗,让老人既找到自己的价值,又参与了乡村振兴发展。近年来,全村40%多的老年人在公益岗位上实现了自我价值。五是“陪伴工程”,重塑村庄孝老文化。通过老人陪护志愿平台等载体,在全村营造浓厚的敬老孝老氛围。

为了让全国老人群体老有所养、老有所为,罗来昌提出三点建议:建议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希望支持各地以乡镇(街道)为单位,优化养老资源配置,建设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或社区嵌入式养老院,推广日间照料、互助养老、探访关爱、老年食堂等“一站式”养老服务;建议支持老年人生活环境的适老化改造,从老旧小区、特困老年人住房做起,进行安全性、无障碍和智能化改造;建议将南昌纳入国家长期护理险试点城市。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振中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