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全国两会·专访 详情
胡晓春:与松为伴 守树有责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杨晰然
  • 作者:杨梦帆 刘硕颖
  • 2024-03-09 16:08:39

一年365天中的绝大多数时间,全国人大代表胡晓春都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了一棵树上。

胡晓春工作在安徽省黄山风景区,是园林局玉屏管理区迎客松的第19任守松人。如果不是与他交谈,很难想象一个人每个月26天以山为家、与松为伴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每天的日常就是去管护好迎客松,每2个小时左右就来查看一次,如果遇到恶劣天气,40分钟左右就会进行巡查。作为一个基层的守松人,更多时候是把它当成一个亲人去守护!”胡晓春告诉记者。

这份在一般人看来十分枯燥的工作,胡晓春却干劲儿十足!他说,每年一些古树名木保护方面的专业人员,都会对迎客松进行定期体检,并开出专业检测报告,一些新设备的使用也让这棵树免去了很多不必要的打扰。“我们还为它建立了一个小型气象观测站,每一秒都能够及时监测区域的天气情况。”

古树名木是美丽中国建设的独特风景,体现着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文化的传承,每一棵古树都有独属于它的故事。第二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普查范围内现有古树名木共计508.19万株,包括散生122.13万株和群状386.06万株。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古树名木抢救保护行动。各地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形成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创新举措。如,有的地方强化“司法+古树名木”,有的地方举办古树名木文化节,还有的地方开展古树名木认捐认养……

“全国5000年以上的5棵古树都在陕西,还有271个古树名木群,保护与管理任务艰巨。生境维护与光、热、水、气生态因子协调维护以及有害生物和自然灾害的威胁,都会对古树的健康造成影响,所以一定要实行科学保护。”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林业局原副局长、陕西省林业科学院原院长昝林森表示,为了保护好这些古树名木,他曾专门发起组建古树名木保护研究创新团队,研究如何科学保护这些古树名木。如今,陕西正“一树一策”地保护这5棵千年以上的古树。“目前,还是要做更多的科技攻关,来提升保护的手段和水平。”他强调。

古树是历史的见证,是不可再生的“活化石”。“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国宝,我们一定要把它守护好、保护好,这是我们的初心!”胡晓春表示。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杨梦帆 刘硕颖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